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88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端口内壁设有球囊,所述球囊连接有自所述导管本体另一端穿出的充气管线,所述球囊充气膨胀后为环状,且中部形成贯穿其的通道。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辅助正向导丝快速进入逆向微导管,从而使得正向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血管,大幅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手术风险;此外,还能够有效的捕获遗留在血管内或是腔内的手术器件,并将其取出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


技术介绍

1、微导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特别是慢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在处理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手术中,如遇到正向导丝无法顺利通过闭塞段近端,医生会选择操纵逆向导丝由闭塞段远端穿透至近端,以逆向导丝为轨道,推送逆向微导管穿过闭塞段到达病变的远端,然后回撤逆向导丝,再将正向导丝穿入逆向微导管,通过此通路顺利通过闭塞段。由于导丝和微导管的尺寸较小,在较大尺寸的冠脉导引导管内将正向导丝与逆向微导管端口对准,并且将正向导丝穿入逆向微导管端口内是非常困难的操作,根据医生熟练度的差异,整个过程耗时一般在10多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甚至可能不成功导致手术失败,同时,手术过程越长,患者的手术风险也会随之提升。

2、与之相似,逆向导丝需要穿入正向微导管也面临上述同样的问题。

3、此外,如遇到导丝断裂或是其他手术腔内遗留器材时,需要对遗留的器材进行取出,通常会用到医用抓捕器进行抓捕取出,但是,抓捕器的抓捕位置一般不会是导丝或器材的端头,在抓捕后拉出血管或腔内时,导丝或器材容易在血管内弯曲打结,因此,无法进入导引导管,被捕捉的器械只能沿着血管内壁移动,有可能损伤血管,或是发生相互卡住的现象,不利于导丝或其他器材的顺利取出,整个过程可能也会比较耗时。

4、基于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辅助导丝与微导管在血管内对吻的导管,并且能够满足导丝或器械的抓捕。


技术实现思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上述导管本体的一端端口内壁设有球囊,上述球囊连接有自上述导管本体另一端穿出的充气管线,上述球囊充气膨胀后为环状,且中部形成贯穿其的通道。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上述球囊包括一个膨胀后截面为圆环形的球囊单体。

6、进一步,上述球囊包括多个膨胀后截面为扇环形的球囊单体,多个上述球囊单体沿上述导管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且膨胀后侧端相互挤压,多个上述球囊单体通过分支管连接上述充气管线。

7、进一步,上述导管本体的另一端与上述充气管线的对应部位密封连接。

8、进一步,上述充气管线远离上述球囊的一端设有充气接头。

9、进一步,上述球囊膨胀后其对应上述导管本体一端端部的部位设为喇叭口状。

10、进一步,上述充气管线贴合固定于上述导管本体的内壁,或经过上述导管本体侧壁内穿过。

11、进一步,上述导管本体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显影环。

12、进一步,上述球囊的中间区域设有显影环。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辅助正向导丝快速进入逆向微导管,从而使得正向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血管,大幅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手术风险;此外,还能够有效的捕获遗留在血管内或是腔内的手术器件,并将其取出体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的一端端口内壁设有球囊(2),所述球囊(2)连接有自所述导管本体(1)另一端穿出的充气管线(3),所述球囊(2)充气膨胀后为环状,且中部形成贯穿其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包括一个膨胀后截面为圆环形的球囊单体(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包括多个膨胀后截面为扇环形的球囊单体(21),多个所述球囊单体(21)沿所述导管本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膨胀后侧端相互挤压,多个所述球囊单体(21)通过分支管连接所述充气管线(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管线(3)的对应部位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线(3)远离所述球囊(2)的一端设有充气接头(3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膨胀后其对应所述导管本体(1)一端端部的部位设为喇叭口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线(3)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壁,或经过所述导管本体(1)侧壁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显影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的中间区域设有显影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的一端端口内壁设有球囊(2),所述球囊(2)连接有自所述导管本体(1)另一端穿出的充气管线(3),所述球囊(2)充气膨胀后为环状,且中部形成贯穿其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包括一个膨胀后截面为圆环形的球囊单体(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包括多个膨胀后截面为扇环形的球囊单体(21),多个所述球囊单体(21)沿所述导管本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膨胀后侧端相互挤压,多个所述球囊单体(21)通过分支管连接所述充气管线(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嵌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力方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