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80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述及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它包括一个准直透镜、一根光纤、一个透镜套筒、一个主套管、一个限位螺母和一个卡环,所述准直透镜和光纤通过胶合方式封装在所述透镜套筒内部;透镜套筒通过所述主套管的中心内孔由限位螺母螺纹旋接固定;所述卡环通过一个挡圈与所述主套管的外台阶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准直透镜、光纤和透镜套筒组成的准直组件实现光路的非接触传输,提高了光信号的耦合效率;透镜套筒外表面的轴向凸条和主套管内侧的凹槽限位结构,提高了准直组件精度;结构紧凑,组装简捷,便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可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光路连接环节,属于光 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宽带、高速、大容量、保密性强等特点,已在各种通信系统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光纤连接器作为光通信系统中将光信号接入或弓I出的关键器件,根据光通 信系统接口的不同,具有多种形式,如FC、ST、SC型号等。目前的光纤连接器为了保证精度、减少插入损耗,在制作过程都是先将跳线的插 芯进行研磨以达到光传输要求;而在使用时直接通过连接法兰实现端对端的硬连接。这将 使得跳线在频繁的插拔过程和震动环境中对插芯的研磨平面造成破坏,增加光纤连接器的 损耗,甚至造成光信号的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高效光传输的准直型 光纤连接器。激光从传统的光纤跳线连接器陶瓷插芯中的光纤出射会迅速发散无法形成一 束准直光路,便会造成与光通信系统接口探头间的损耗。此外,光纤跳线连接器在通过法兰 直接对接时还存在硬摩擦连接方式会对其插芯端面造成磨损影响传输信号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包括一个准直透镜、一根光纤、一个透镜套筒、一个主套 管、一个限位螺母和一个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和光纤通过胶合方式封装在所述 透镜套筒内部;所述透镜套筒通过所述主套管的中心内孔由限位螺母螺纹旋接固定;所述 卡环通过一个挡圈与所述主套管的外台阶固定。上述透镜套筒外表面具有2 4条圆周方向均勻排布的轴向凸条。上述主套管的内端内部为中空圆形台阶孔,且主套管内侧有2 4条与所述透镜 套筒外表面凸条对应的凹槽而与该凸条滑配,主套管外端内表面有螺纹与所述限位螺母旋 配。上述限位螺母内部为中空通孔与所述光纤滑配。上述卡环的一端内侧为中空圆形台阶孔,上部内圆有内螺纹与FC型光纤跳线法 兰螺纹旋配或有卡钩与ST型光纤跳线法兰卡槽旋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了减少光纤连接器的插芯端面硬接触磨损对光信号传输的 影响,采用光纤准直器工作形式,先通过准直透镜对光纤光路实际需要的工作距离进行调 整,实现准直型光纤连接器的非接触对接。本专利技术利用准直透镜、透镜套筒、光纤、主套管、 卡环,通过限位螺母和挡圈将其各自限位组装固定,构成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1)采用准直透镜、光纤和透镜套筒组成的准直组件实现光路的非接触传输,提高3了光信号的耦合效率;(2)透镜套筒外表面的轴向凸条和主套管内侧的凹槽限位结构,提高了准直组件 精度;(3)结构紧凑,组装简捷,便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包括一个准直透镜1、一根光纤7、一 个透镜套筒2、一个主套管3、一个限位螺母4和一个卡环5,所述准直透镜1和光纤7通过 胶合方式封装在所述透镜套筒2内部;所述透镜套筒2通过所述主套管3的中心内孔由限 位螺母4螺纹旋接固定;所述卡环5通过一个挡圈6与所述主套管3的外台阶固定。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如下所述透镜套筒2外表面 具有2 4条圆周方向均勻排布的轴向凸条21。所述主套管3的内端内部为中空圆形台阶孔,且主套管3内侧有2 4条与所述 透镜套筒2外表面凸条对应的凹槽而与该凸条滑配,主套管3外端内表面有螺纹。所述限位螺母4内部为中空通孔与光纤7滑配。所述卡环5的一端内侧为中空圆形台阶孔,上部内圆有内螺纹与FC型光纤跳线法 兰螺纹旋配或有卡钩与ST型光纤跳线法兰卡槽旋配。在工作时,准直透镜1和光纤7通过胶合方式封装在透镜套筒2内部构成准直部 件,实现光路的非接触连接;透镜套筒2外侧有轴向凸条与主套管3的管内侧凹槽插接,减 少光路准直误差。权利要求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包括一个准直透镜(1)、一根光纤(7)、一个透镜套筒(2)、一个主套管(3)、一个限位螺母(4)和一个卡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1)和光纤(7)通过胶合方式封装在所述透镜套筒(2)内部;所述透镜套筒(2)通过所述主套管(3)的中心内孔由所述限位螺母(4)螺纹旋接固定;所述卡环(5)通过一个挡圈(6)与所述主套管(3)的外台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套筒(2)外表面具 有2 4条圆周方向均勻排布的轴向凸条(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套管(3)的内端内部 为中空圆形台阶孔,且主套管(3)内侧有2 4条与所述透镜套筒(2)外表面凸条对应的 凹槽而与该凸条滑配,主套管(3)外端内表面有螺纹与所述限位螺母(4)旋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4)内部为中 空通孔与所述光纤(7)滑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5)的一端内侧为 中空圆形台阶孔,上部内圆有内螺纹与FC型光纤跳线法兰螺纹旋配或有卡钩与ST型光纤 跳线法兰卡槽旋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述及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它包括一个准直透镜、一根光纤、一个透镜套筒、一个主套管、一个限位螺母和一个卡环,所述准直透镜和光纤通过胶合方式封装在所述透镜套筒内部;透镜套筒通过所述主套管的中心内孔由限位螺母螺纹旋接固定;所述卡环通过一个挡圈与所述主套管的外台阶固定。本专利技术采用准直透镜、光纤和透镜套筒组成的准直组件实现光路的非接触传输,提高了光信号的耦合效率;透镜套筒外表面的轴向凸条和主套管内侧的凹槽限位结构,提高了准直组件精度;结构紧凑,组装简捷,便于大批量生产。文档编号G02B6/32GK101852900SQ20101021556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付兴虎, 周青, 庞拂飞, 王廷云, 郭强, 陈振宜 申请人:上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准直型光纤连接器,包括一个准直透镜(1)、一根光纤(7)、一个透镜套筒(2)、一个主套管(3)、一个限位螺母(4)和一个卡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1)和光纤(7)通过胶合方式封装在所述透镜套筒(2)内部;所述透镜套筒(2)通过所述主套管(3)的中心内孔由所述限位螺母(4)螺纹旋接固定;所述卡环(5)通过一个挡圈(6)与所述主套管(3)的外台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云郭强付兴虎陈振宜庞拂飞周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