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及水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及水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75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及水下设备,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包括恒流源、稳压管、负载电阻、采样电阻以及电流负反馈模块;稳压管与负载电阻串联连接形成调控单元,调控单元与恒流源串联连接,采样电阻与并联连接于调控单元的两端,电流负反馈模块并联连接于采样电阻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电流过大时利用稳压管进行电流分流,将电路中的电流维持在一个波动幅度较小的状态,使得水下设备的温度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并可实现其工作电流在合适范围内进行调整以适应多种供电场景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及水下设备


技术介绍

1、海底观测网已成为21世纪海洋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海底观测网将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直接从陆地延伸到海底,可解决众多原位观测设备在海底长期运行面临的持续电能供给和海量数据传输两大难题,可实现从海底直接对特定海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进行高分辨率的原位实时观测。

2、在海底观测网系统中,电流是变化的,且变化范围较大。针对应用在海底观测网系统中的设备,就需要考虑其在电流变化较大情况下的工作情况。通常情况下,设备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工作电压下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此时,如果观测网系统中的电流产生大范围的变化,根据功率计算公式p=u*i可以得到,其功率也会相应增大。由于设备需要长时间在水下工作,设备的设计需要保证高绝缘。在该种情况下,设备的散热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当设备功率增大时,其产生的热量增加,当产生的热量超过设备本身设计的散热效果,就会对设备的使用安全产生影响,甚至威胁系统的生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调节水下设备的电流,使其电流稳定,以避免其产生的温度过高威胁水下设备的运行安全。

3、(二)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包括恒流源、稳压管、负载电阻、采样电阻以及电流负反馈模块;所述稳压管与负载电阻串联连接形成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与所述恒流源串联连接,所述采样电阻与并联连接于所述调控单元的两端,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并联连接于所述采样电阻的两端。

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下设备,包括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和负载电路,所述电流分流控制结构与所述负载电路电性连接。

6、(三)有益效果

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8、在稳压管正常工作时,电压值较为稳定,电流的变化不太会影响其电压的剧烈变化,这导致在其工作时很容易因电流过大而发热,却看不出异常的工作现象,通过并联采样电阻和电流负反馈模块可以实现对恒流源的及时分流调控,电流负反馈模块通过对采样电阻的电压进行采样,进而判断出采样电阻两端的电流的变化。再通过一个基准电压源进行恒压参考,最后利用电流反馈模块实现对稳压管电流的分流控制。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电流过大时利用稳压管进行电流分流,将电路中的电流维持在一个波动幅度较小的状态,使得水下设备的温度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并可实现其工作电流在合适范围内进行调整以适应多种供电场景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源、稳压管、负载电阻、采样电阻以及电流负反馈模块;所述稳压管与负载电阻串联连接形成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与所述恒流源串联连接,所述采样电阻与并联连接于所述调控单元的两端,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并联连接于所述采样电阻的两端。

2.一种水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和负载电路,所述电流分流控制结构与所述负载电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分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源、稳压管、负载电阻、采样电阻以及电流负反馈模块;所述稳压管与负载电阻串联连接形成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与所述恒流源串联连接,所述采样电阻与并联连接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杭刘今高菲陈国才张欢章浩东董晓鹏李遥王凯颜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