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风机构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风机构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64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机构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新风机构包括外壳、风轮、驱动件和挡风板。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外壳开设有进风口,驱动件与挡风板传动连接,挡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进风口,挡风板用于封闭进风口,外壳设置有引风圈,引风圈的位置与风轮的位置相对应,驱动件能够带动挡风板转动至极限位置,以打开进风口,并使引风圈完全位于挡风板的延长线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机构由于采用了与驱动件连接且能够转动至极限位置的挡风板,所以能够提高新风进风量,保证进风效果,避免对新风功能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调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市面上的部分空调设置有新风机构。但是现在的新风机构在吸入室外新风的过程中,由于结构限制,导致新风进风量较低,进风效果较差,从而对新风功能造成影响,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新风进风量,保证进风效果,避免对新风功能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体验。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机构,包括外壳、风轮、驱动件和挡风板,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外壳开设有进风口,驱动件与挡风板传动连接,挡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进风口,挡风板用于封闭进风口,外壳设置有引风圈,引风圈的位置与风轮的位置相对应,驱动件能够带动挡风板转动至极限位置,以打开进风口,并使引风圈完全位于挡风板的延长线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机构由于采用了与驱动件连接且能够转动至极限位置的挡风板,所以能够提高新风进风量,保证进风效果,避免对新风功能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体验。

4、进一步地,外壳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顶壁、第二侧壁和折线壁,引风圈间隔设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进风口开设于折线壁,当挡风板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挡风板的延长线与第一侧壁相交。此时挡风板能够将室外新风朝靠近第一侧壁的方向进行导流,又由于引风圈完全位于挡风板的延长线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所以能够保证将室外新风导入引风圈。

5、进一步地,挡风板的延长线与第一侧壁的交点位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第一连接点为挡风板的延长线与引风圈相切时挡风板的延长线与第一侧壁的交点,第二连接点为垂直于第一侧壁的引风圈的径向线与第一侧壁的交点。既能够保证引风圈完全位于挡风板的延长线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提高室外新风的进风量,又能够防止挡风板过度打开导致室外新风直吹第一侧壁,也就避免了室外新风在第一侧壁的作用下发生回弹而使气流紊乱的情况发生。

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毫米至25毫米。合理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间距能够在保证新风进风量的同时尽量减小整个新风机构的体积,便于新风机构的安装和维护。

7、进一步地,折线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三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三直线段与第二侧壁连接,进风口开设于第二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的延长线与第二侧壁相交,引风圈完全位于第二直线段的延长线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第二直线段能够将室外新风朝靠近第二侧壁的方向进行导流,以进一步地保证将室外新风导入引风圈,提高进风效果。

8、进一步地,第二直线段的延长线与第二侧壁的交点位于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第三连接点为过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的交点的引风圈的切线与第二侧壁的交点,第四连接点为垂直于第二侧壁的引风圈的径向线与第二侧壁的交点。既能够保证引风圈完全位于第二直线段的延长线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提高室外新风的进风量,又能够防止室外新风直吹第二侧壁,也就避免了室外新风在第二侧壁的作用下发生回弹而使气流紊乱的情况发生。

9、进一步地,挡风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板本体和连接块,驱动件为驱动电机,驱动件的输出轴与连接块连接,且与板本体平行间隔设置。输出轴与挡风板错位设置,以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能够保证板本体封闭进风口时的封闭效果。

10、进一步地,进风口相对设置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挡风板设置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驱动件靠近第二侧边设置,第二侧边用于在挡风板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与挡风板抵持。第二侧边能够对挡风板进行止挡限位,以防止挡风板继续转动,避免挡风板过度打开,使得挡风板保持在极限位置。

11、进一步地,新风机构还包括引风电机,引风电机固定安装于外壳,且与风轮传动连接。引风电机能够带动风轮转动,以产生负压,从而带动室外空气流入外壳,再通过外壳流入室内,进而实现新风功能。

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机构,该新风机构包括外壳、风轮、驱动件和挡风板,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外壳开设有进风口,驱动件与挡风板传动连接,挡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进风口,挡风板用于封闭进风口,外壳设置有引风圈,引风圈的位置与风轮的位置相对应,驱动件能够带动挡风板转动至极限位置,以打开进风口,并使引风圈完全位于挡风板的延长线靠近进风口的一侧;当空调器开启新风模式时,驱动件带动挡风板转动至极限位置;当空调器关闭新风模式时,驱动件带动挡风板封闭进风口。空调器能够提高新风进风量,保证进风效果,避免对新风功能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风轮(120)、驱动件(130)和挡风板(140),所述风轮(12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10)内,所述外壳(110)开设有进风口(111),所述驱动件(130)与所述挡风板(140)传动连接,所述挡风板(14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进风口(111),所述挡风板(140)用于封闭所述进风口(111),所述外壳(110)设置有引风圈(117),所述引风圈(117)的位置与所述风轮(12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驱动件(130)能够带动所述挡风板(140)转动至极限位置,以打开所述进风口(111),并使所述引风圈(117)完全位于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靠近所述进风口(11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113)、顶壁(114)、第二侧壁(115)和折线壁(116),所述引风圈(117)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3)和所述第二侧壁(115)之间,所述进风口(111)开设于所述折线壁(116),当所述挡风板(140)转动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交点位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引风圈(117)相切时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为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所述引风圈(117)的径向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交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毫米至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壁(11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161)、第二直线段(1162)和第三直线段(1163),所述第一直线段(1161)与所述第一侧壁(113)连接,所述第三直线段(1163)与所述第二侧壁(115)连接,所述进风口(111)开设于所述第二直线段(1162),所述第二直线段(1162)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侧壁(115)相交,所述引风圈(117)完全位于所述第二直线段(1162)的延长线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段(1162)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侧壁(115)的交点位于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点为过所述第一直线段(1161)和第二直线段(1162)的交点的所述引风圈(117)的切线与所述第二侧壁(115)的交点,所述第四连接点为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115)的所述引风圈(117)的径向线与所述第二侧壁(115)的交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140)包括相互连接的板本体(141)和连接块(142),所述驱动件(130)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件(130)的输出轴(131)与所述连接块(142)连接,且与所述板本体(141)平行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1)相对设置有第一侧边(1111)和第二侧边(1112),所述挡风板(14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1111)和所述第二侧边(1112)之间,所述驱动件(130)靠近所述第二侧边(1112)设置,所述第二侧边(1112)用于在所述挡风板(140)转动至所述极限位置时与所述挡风板(140)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构还包括引风电机(150),所述引风电机(150)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10),且与所述风轮(120)传动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机构;当所述空调器开启新风模式时,所述驱动件(130)带动所述挡风板(140)转动至所述极限位置;当所述空调器关闭新风模式时,所述驱动件(130)带动所述挡风板(140)封闭所述进风口(1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风轮(120)、驱动件(130)和挡风板(140),所述风轮(12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110)内,所述外壳(110)开设有进风口(111),所述驱动件(130)与所述挡风板(140)传动连接,所述挡风板(14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进风口(111),所述挡风板(140)用于封闭所述进风口(111),所述外壳(110)设置有引风圈(117),所述引风圈(117)的位置与所述风轮(12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驱动件(130)能够带动所述挡风板(140)转动至极限位置,以打开所述进风口(111),并使所述引风圈(117)完全位于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靠近所述进风口(11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113)、顶壁(114)、第二侧壁(115)和折线壁(116),所述引风圈(117)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3)和所述第二侧壁(115)之间,所述进风口(111)开设于所述折线壁(116),当所述挡风板(140)转动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交点位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引风圈(117)相切时所述挡风板(140)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为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所述引风圈(117)的径向线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的交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毫米至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壁(11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161)、第二直线段(1162)和第三直线段(1163),所述第一直线段(1161)与所述第一侧壁(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强商竹贤俞旭田振尚彬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