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557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及施工方法,其包括顶升组件,设置在T梁的目标梁体及盖梁之间;位置监测组件,布置在目标梁体端部,用来监测顶推过程中目标梁体的竖向、横向及纵向位移;位移监测装置包括XYZ三方向电阻式位移计、限位件、螺旋式滑道以及基座;XYZ三方向电阻式位移计分别监测梁体竖向、纵向、横向的位移,实现对梁体两端顶升和拖拉梁体的位移监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载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具体涉及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及施工方法,特别是梁体两端同步顶推拖拉的现场位移监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在桥梁基础性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重载铁路桥梁建设;随着大轴重,高速度,长编组的重载列车大量运营,使得桥梁结构承受更大的活载效应,结构的疲劳效应加剧,桥梁结构的各种病害相继出现,其中,桥梁梁端顶紧病害是典型的病害之一,严重情况下会使得梁体以及墩台混凝土剥落,相继会发生钢筋锈蚀、预应力进一步损失、耐久性退化,严重危及结构安全和列车运营安全,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针对该病害的科学的整治装置及施工工艺,为铁路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2、导致梁端顶死病害发生的因素很多,比如,对于服役时间较长的桥梁,由于建造桥梁时的标准较低且基础埋深较浅,加之梁体、墩台、支座耐久性退化导致了梁体发生了纵向或横向的位移,从而出现了梁端顶死病害现象;梁端顶紧病害的发生并不常见,然而伴随着大轴重、长编组、高速度列车的运营,使桥梁荷载效应大幅增加、振动加剧、疲劳加剧、纵向力增大,此病害一旦发生将会使伸缩装置失效,梁体的受力结构将发生改变,严重危及列车运营安全。而且目前对此病害的整治措施很少,大多都是更换支座、切除少部分梁端或桥台胸墙,这样会使主体结构受力趋于不合理,继而更容易发生其他相关病害,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结构合理、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一种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及施工方法。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包括

4、顶升组件,设置在t梁的目标梁体及盖梁之间;

5、位置监测组件,布置在目标梁体端部,用来监测顶推过程中目标梁体的竖向、横向及纵向位移;

6、位移监测装置包括xyz三方向电阻式位移计、限位件、螺旋式滑道以及基座;

7、xyz三方向电阻式位移计分别监测梁体竖向、纵向、横向的位移,实现对梁体两端顶升和拖拉梁体的位移监控;

8、xyz三方向电阻式包括纵向电阻式位移计、横向电阻式位移计及竖向电阻式位移计;

9、纵向电阻式位移计监测梁体的纵向位移,横向电阻式位移计监测梁体的横向位移,竖向电阻式位移计监测梁体的竖向位移;

10、电阻应变片,在目标梁体的预设部位粘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2、纵向电阻式位移计、横向电阻式位移计和/或竖向电阻式位移计包括初级线圈、铁芯、次线圈a、次级线圈b及圆筒;次线圈a与次级线圈b串联设置;

13、电阻值不同的次线圈a与次级线圈b在初级线圈一侧并形成磁场,铁芯在次级线圈b与初级线圈之间;

14、在铁芯上套圆筒;

15、当初级线圈通电后,目标梁体发生位移时,带动铁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次线圈a与次级线圈b中形成次级交流电;当铁芯移动到次级线圈b的位移多于次线圈a时,次级线圈b与初级线圈形成电势差的差值,次级线圈b与初级线圈的差值与铁芯位移具有线性比例关系,得到位移值。

16、顶升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顶板、中板与顶升基座;在顶板与中板之间设置有竖向油压千斤顶;

17、在顶升基座上设置有托架,在托架上连接有横向油压千斤顶,横向油压千斤顶尾部置于横向反力架上,横向油压千斤顶连接横向受力板;

18、顶板用于与目标梁体的底面接触,当竖向油压千斤顶工作时,竖向油压千斤顶竖直顶升作用于顶板上再均匀地传递到目标梁体,使目标梁体向上顶起;

19、在顶升基座上设置有与横向油压千斤顶配套的滑道部;

20、在滑道部上设置有与横向受力板连接的下底板,在下底板上设置有与横向受力板的横向连接板以及设置在两侧横向连接板之间的i形梁;i形梁与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

21、在两侧横向连接板及两i形梁围成的下内腔中,在横向连接板上设置有纵向反力架,在纵向反力架端部通过纵向油压千斤顶连接有纵向受力板,在纵向受力板上连接有纵向楔体挡块;在两i形梁上设置有纵向滑板;

22、中板下端连接在纵向楔体挡块上且在纵向滑板上滑动。

23、在横向反力架背面设置有横向楔体挡块;

24、在横向连接板上设置有油线孔。

25、位置监测组件包括在顶升基座或盖梁上的位移计基座,在位移计基座上设置有卡槽,在卡槽中设置有转向件基座;在卡槽中设置有螺旋推进件,在螺旋推进件上通过丝杠丝母连接有转向件基座;

26、在转向件基座上连接有转向件并通过限位楔体加固;

27、纵向电阻式位移计、横向电阻式位移计及竖向电阻式位移计分别通过对应调节旋钮在转向件上设置;

28、纵向电阻式位移计、横向电阻式位移计及竖向电阻式位移计分别通过对应的排线接电。

29、电阻应变片,在目标梁体的跨中和四分之一跨的底部和腹板与翼缘板交界处布置。

30、针对纵向电阻式位移计和/或横向电阻式位移计,在转向件上设置有固定套,在固定套上套有活动套;在固定套上套有顶压弹簧;顶压弹簧两端分别连接转向件及活动套;

31、在活动套端面环状有接触毛刷部,用于抵接目标梁体的侧面接触;

32、在活动套底部连通有具有内腔的橡胶底套,在橡胶底套底部设置有弹性的底部弹性对合嘴唇,底部弹性对合嘴唇具有唇缝部,自然状态下,呈闭合状态;当橡胶底套存积水量大于设定量,唇缝部打开漏水;

33、竖向电阻式位移计下部具有内空腔的底部套,在底部套底部连通有底部锥套,在底部锥套下部连通有中空的尖锥套,在尖锥套底部连通有十字缝;

34、振动感应组件包括形变支架,在形变支架上连接有悬臂杆,在悬臂杆上设置有第一方向水平仪及第二方向水平仪;

35、在水平面,第一方向水平仪及第二方向水平仪垂直设置;

36、第一方向水平仪及第二方向水平仪分别对应有监测仪;

37、在顶升基座或盖梁上设置有形变检测组件;

38、形变检测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保护外套体;在保护外套体内腔中设置有弹簧体,在弹簧体上设置有振子件,在振子件中心处设置有工艺孔;在保护外套体中设置有外径小于工艺孔孔径且插在工艺孔中的中心杆;

39、在中心杆设置有位于振子件上下两侧的上接触开关及下接触开关;

40、当振子件振幅达到设定幅度,与上接触开关或下接触开关接触,触发电路导通一次,发生电信号,启动监测仪对第一方向水平仪和/或第二方向水平仪扫描一次;

41、位移监测装置和/或电阻应变片的电路导通采集一次数据。

42、一种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施工方法,在顶升组件每次顶升、纵移或横移相应位移后,观察采集到的电阻应变片应力大小及目标梁体水平状态;

43、当应力超过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电阻式位移计(28)、横向电阻式位移计(29)和/或竖向电阻式位移计(30)包括初级线圈(31)、铁芯(32)、次线圈A(33)、次级线圈B(34)及圆筒(35);次线圈A(33)与次级线圈B(34)串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组件(37)包括上下设置的顶板(1)、中板(3)与顶升基座(9);在顶板(1)与中板(3)之间设置有竖向油压千斤顶(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反力架(7)背面设置有横向楔体挡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置监测组件(38)包括在顶升基座(9)或盖梁上的位移计基座(26),在位移计基座(26)上设置有卡槽(27),在卡槽(27)中设置有转向件基座(24);在卡槽(27)中设置有螺旋推进件(23),在螺旋推进件(23)上通过丝杠丝母连接有转向件基座(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电阻应变片,在目标梁体(36)的跨中和四分之一跨的底部和腹板与翼缘板交界处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对纵向电阻式位移计(28)和/或横向电阻式位移计(29),在转向件(20)上设置有固定套(41),在固定套(41)上套有活动套(42);在固定套(41)上套有顶压弹簧(43);顶压弹簧(43)两端分别连接转向件(20)及活动套(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感应组件(39)包括形变支架(52),在形变支架(52)上连接有悬臂杆(53),在悬臂杆(53)上设置有第一方向水平仪(54)及第二方向水平仪(55);

9.一种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升组件(37)每次顶升、纵移或横移相应位移后,观察采集到的电阻应变片应力大小及目标梁体(36)水平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布置顶升组件(37),将顶升组件(37)至于支座正前方,目标梁体(36)的两端均放置,顶板(1)和顶升基座(9)分别与目标梁体(36)底部及盖梁接触面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电阻式位移计(28)、横向电阻式位移计(29)和/或竖向电阻式位移计(30)包括初级线圈(31)、铁芯(32)、次线圈a(33)、次级线圈b(34)及圆筒(35);次线圈a(33)与次级线圈b(34)串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组件(37)包括上下设置的顶板(1)、中板(3)与顶升基座(9);在顶板(1)与中板(3)之间设置有竖向油压千斤顶(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反力架(7)背面设置有横向楔体挡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置监测组件(38)包括在顶升基座(9)或盖梁上的位移计基座(26),在位移计基座(26)上设置有卡槽(27),在卡槽(27)中设置有转向件基座(24);在卡槽(27)中设置有螺旋推进件(23),在螺旋推进件(23)上通过丝杠丝母连接有转向件基座(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桥梁梁端顶死病害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前骆振亮罗锦林陈树礼李勇许宏伟张彦兵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