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瓣膜式止逆件及防逆流式引流袋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瓣膜式止逆件及防逆流式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55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瓣膜式止逆件及防逆流式引流袋,瓣膜式止逆件包括壳体、两个隔板和瓣膜环,壳体竖向设置,其上端中部设置有出液口,其下端中部设置有进液口,两个隔板均水平设置在壳体内,并在壳体内上下间隔分布,两个隔板将壳体分隔成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瓣膜环设置在中腔室内,且瓣膜环的外边缘与位于下方的隔板的外边缘密封连接,两个隔板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每个通孔均与瓣膜环的内孔错位分布,其结构简单,且开闭时灵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引流袋,尤其涉及一种瓣膜式止逆件及防逆流式引流袋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防逆流式引流袋上的止逆件多是采用现有市面常见的止逆阀,其成本较高,且其在开闭时均具备一定开闭压力,导致其开闭的灵敏度不高,虽然文献号为cn105268034a《引流器具的防逆流装置》中公开了一种瓣膜式的止逆件,但其在逆流时压强较大时,该止逆件仍存在瓣膜被顶开而导致止逆失效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开闭时灵敏度佳的瓣膜式止逆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瓣膜式止逆件,包括壳体、两个隔板和瓣膜环,所述壳体竖向设置,其上端中部设置有出液口,其下端中部设置有进液口,两个所述隔板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壳体内上下间隔分布,两个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瓣膜环设置在所述中腔室内,且所述瓣膜环的外边缘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隔板的外边缘密封连接,两个所述隔板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所述瓣膜环的内孔错位分布。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使得液体由下向上流动时,液体在中腔室内能将瓣膜环向上顶起,使得液体能进瓣膜环的内孔流入至瓣膜环的上方,并最终进入到上腔室内,而在液体由上向下流动时,液体在中腔室内下压瓣膜环,并使得瓣膜环将位于下方所述隔板上的多个通孔均封堵,这样使得液体无法由上向下流动,从而实现止逆功能。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呈喇叭形缩口,且所述壳体两端开口较小端相互远离并分别构成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便于液体在上腔室和下腔室内进行分散或汇流,且不易出现湍流或紊流。

6、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隔板的边缘处均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两个隔板处的流量均可加大,且液体流动时顺畅性好。

8、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隔板上的多个所述通孔均呈同圆分布,位于上方的多个所述通孔为第一通孔,位于下方的多个通孔为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所在的圆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所在的圆呈同轴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所在圆的直径小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所在圆的直径。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液体在由上向下流动时,其对瓣膜环的下压性好,这样可进一步的提高其止逆性能。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瓣膜环内孔在位于上方所述隔板上的水平投影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中部。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瓣膜环的内孔与每个通孔均错开分布,其止逆效果好。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瓣膜环的内孔处设置有橡胶环。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液体由上向下流动时,橡胶环与位于下方的隔板相抵,其密封性好,且止逆效果佳。

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竖直设置在所述中腔室内,并位于所述瓣膜环的上方,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橡胶环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隔板的连接,所述弹簧的弹力用以驱动所述橡胶环趋于向下移动至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隔板相抵。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弹簧给所述橡胶环施加向下的弹力,从而使得该瓣膜环内孔处的橡胶环在与位于下方的隔板相抵时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其密封效果好,止逆效果佳,且该瓣膜式止逆件导通时具有一定压力。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和壳体均为透明件。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便捷的观察瓣膜式止逆件内的瓣膜环的运行状态。

18、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上方所述隔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上端插入至所述凹槽内。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弹簧不易挪位,且整个瓣膜式止逆件的运行稳定性佳。

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止逆效果好的防逆流式引流袋。

2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逆流式引流袋,包括如上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

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止逆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两个隔板(12)和瓣膜环(13),所述壳体(11)竖向设置,其上端中部设置有出液口(111),其下端中部设置有进液口(112),两个所述隔板(12)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并在所述壳体(11)内上下间隔分布,两个所述隔板(12)将所述壳体(11)分隔成上腔室(14a)、中腔室(14b)和下腔室(14c),所述瓣膜环(13)设置在所述中腔室(14b)内,且所述瓣膜环(13)的外边缘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隔板(12)的外边缘密封连接,两个所述隔板(12)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21),每个所述通孔(121)均与所述瓣膜环(13)的内孔错位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上下两端均呈喇叭形缩口,且所述壳体(11)两端开口较小端相互远离并分别构成所述进液口(112)和出液口(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12)的边缘处均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12)上的多个所述通孔(121)均呈同圆分布,位于上方的多个所述通孔(121)为第一通孔(121a),位于下方的多个通孔(121)为第二通孔(121b),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21a)所在的圆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21b)所在的圆呈同轴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21a)所在圆的直径小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21b)所在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环(13)的内孔在位于上方所述隔板(12)上的水平投影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21a)之间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环(13)的内孔处设置有橡胶环(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15),所述弹簧(15)竖直设置在所述中腔室(14b)内,并位于所述瓣膜环(13)的上方,所述弹簧(15)的下端与所述橡胶环(131)连接,所述弹簧(15)的上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隔板(12)的连接,所述弹簧(15)的弹力用以驱动所述橡胶环(131)趋于向下移动至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隔板(12)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和壳体(11)均为透明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所述隔板(12)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凹槽(122),所述弹簧(15)的上端插入至所述凹槽(122)内。

10.一种防逆流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两个隔板(12)和瓣膜环(13),所述壳体(11)竖向设置,其上端中部设置有出液口(111),其下端中部设置有进液口(112),两个所述隔板(12)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并在所述壳体(11)内上下间隔分布,两个所述隔板(12)将所述壳体(11)分隔成上腔室(14a)、中腔室(14b)和下腔室(14c),所述瓣膜环(13)设置在所述中腔室(14b)内,且所述瓣膜环(13)的外边缘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隔板(12)的外边缘密封连接,两个所述隔板(12)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21),每个所述通孔(121)均与所述瓣膜环(13)的内孔错位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上下两端均呈喇叭形缩口,且所述壳体(11)两端开口较小端相互远离并分别构成所述进液口(112)和出液口(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12)的边缘处均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式止逆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12)上的多个所述通孔(121)均呈同圆分布,位于上方的多个所述通孔(121)为第一通孔(121a),位于下方的多个通孔(121)为第二通孔(121b),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浩张雪松刘伟波李炳翰于佳怡刘华玮陈巧灵姜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