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548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基础结构由多个基本单元阵列而成,基本单元之间柔性连接;基本单元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走道浮体和连接件,连接件均匀分布,连接在两个相邻走道浮体侧壁上;走道浮体包括多个浮体,浮体之间柔性连接;浮体顶面上设置折臂形立柱,折臂朝向浮体外侧,光伏组件通过折臂形立柱倾斜安装在两个走道浮体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光伏组件提供一定安装倾角,且能够充分利用水面空间,在波浪环境中有效减小波动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光伏,具体涉及一种带倾角的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传统地面光伏电站存在永久占地面积大的弊端,如今土地成本日益增加,发展湖泊、水库、煤炭塌陷区乃至海上等漂浮式光伏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陆上光伏发电相比,水上光伏具有不占用陆上耕地林地面积、提高水域利用率、降低水蒸发等优势。水上光伏存在固定式与漂浮式两种基础型式,与固定式基础结构相比,漂浮式基础结构具有适用水深更大,回收更方便等优点。因此发展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2、目前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普遍采用改性hdpe作为主要浮体材料,hdpe材料耐紫外线能力差、耐久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进水现象而导致漂浮系统的损坏,危害光伏电站的安全,很难满足光伏电站25年使用年限的要求。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超强耐久性的浮体结构解决国内水面光伏电站传统漂浮系统的各种缺点,现有技术集中在浮箱本身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上,如专利201811341753.3一种浮箱和201621237729.1一种用于水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由多个基本单元阵列而成,基本单元之间柔性连接;所述基本单元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走道浮体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匀分布,连接在两个相邻走道浮体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组成的壳体结构,内部设有分隔板并填充发泡材料或空心,壁厚为10mm-50mm,长度为1m-5m,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60MPa,抗拉强度≥2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臂形立柱由内部配有钢筋的高强混凝土预制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由多个基本单元阵列而成,基本单元之间柔性连接;所述基本单元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走道浮体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匀分布,连接在两个相邻走道浮体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组成的壳体结构,内部设有分隔板并填充发泡材料或空心,壁厚为10mm-50mm,长度为1m-5m,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60mpa,抗拉强度≥2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臂形立柱由内部配有钢筋的高强混凝土预制而成,折臂角度为5°-30°;所述折臂形立柱和浮体一体预制成型或拼装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倾角的水上光伏漂浮式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之间采用钢索、柔性缆绳或可拉伸压缩的钢圆环实现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育欣杨文熊明非孔亚宁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