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制造技术_技高网

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27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包括水平管段、弯管段以及竖直管段,弯管段一端连接水平管段,另一端连接竖直管段,弯管端包括沿流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弯管分段、直线缓冲分段以及第二弯管分段,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均大于80mm,且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从而通过延长弯管段的流道长度,使流体颗粒受到的涡流收束作用减弱,流速降低,用以降低流体颗粒对管体造成的磨损;另外,通过在第一弯管分段和第二弯管分段之间设置直线缓冲分段,利用直线缓冲分段对经过第一弯管分段改变流道方向的流体进行缓冲,减缓颗粒与壁面的碰撞,进一步降低管体的磨损率,延长弯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充填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


技术介绍

1、在采矿领域的充填开采中,充填料浆的流体中常常携带着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和浓度不同的砂砾,长时间的冲刷管道壁面,使得管壁出现磨损现象,降低了管道的承载能力,缩短其使用寿命;并有可能造成充填管道的穿孔失效以及料浆资源的泄露,从而引起环境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弯管是来连接两个相同的管径的管道做转向的管件,在采矿充填工作中经常应用其连接两个不同角度的管道,当充填料浆通过弯管来改变输送方向时,充填料浆流体中的颗粒会在较大流速的冲击大对弯管的管壁进行冲击,造成严重的冲蚀磨损,使得弯管中的冲蚀现象极为严重,容易造成严重的危害。

2、在管道输送的工艺中,弯头处会产生较大的磨损,需要定期更换,甚至管道泄露或破裂,产生较大的经济规失。现有的减磨管道设计中,主要采取的方式一种为减缓弯头处的流速,另一种是在弯头处添加腔体,改变颗粒在弯头处的碰撞位置;但这两种方式都会导致流体的动能损失,且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抵抗充填料浆冲击力的耐磨弯管来填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能够减使流体颗粒受到的涡流收束作用减弱,流速降低,从而降低流体颗粒对管体造成的磨损,延长弯管的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包括水平管段、弯管段以及竖直管段,所述弯管段一端连接水平管段,另一端连接竖直管段,所述弯管端包括沿流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弯管分段、直线缓冲分段以及第二弯管分段,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均大于80mm,且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

3、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自与水平管段连接的一端向与直线缓冲分段连接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自与直线缓冲分段连接的一端向与竖直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扩大。

4、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沿流体方向自水平管段管径逐渐缩小为直线缓冲分段管径;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沿流体方向自直线缓冲分段管径逐渐扩大为竖直管段管径。

5、优选的,所述直线缓冲分段为沿第一弯管分段输出端的输出角度直线延伸设置的直线管段。

6、优选的,所述直线缓冲分段的管径为100-115mm,长度为50-70mm。

7、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40-16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80-100mm。

8、优选的,所述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0°-45°。

9、优选的,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的管径均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25mm渐变为110mm,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10mm渐变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5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90mm,直管段长度为60mm,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5°。

10、优选的,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的管径均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25mm渐变为110mm,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10mm渐变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4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90mm,直管段长度为60mm,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5°。

11、优选的,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的管径均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25mm渐变为110mm,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10mm渐变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6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90mm,直管段长度为60mm,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5°。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均大于80mm,且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使其相较现有充填弯管而言,在相同角度变化范围内,延长了弯管段的流道长度,流体颗粒受到的涡流收束作用减弱,流速降低,用以降低流体颗粒对管体造成的磨损,另外,通过在第一弯管分段和第二弯管分段之间设置直线缓冲分段,利用直线缓冲分段对经过第一弯管分段改变流道方向的流体进行缓冲,减缓颗粒与壁面的碰撞,进一步降低管体的磨损率,延长弯管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管段、弯管段以及竖直管段,所述弯管段一端连接水平管段,另一端连接竖直管段,所述弯管端包括沿流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弯管分段、直线缓冲分段以及第二弯管分段,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均大于80mm,且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自与水平管段连接的一端向与直线缓冲分段连接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自与直线缓冲分段连接的一端向与竖直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沿流体方向自水平管段管径逐渐缩小为直线缓冲分段管径;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沿流体方向自直线缓冲分段管径逐渐扩大为竖直管段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缓冲分段为沿第一弯管分段输出端的输出角度直线延伸设置的直线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缓冲分段的管径为100-115mm,长度为50-7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40-16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80-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0°-4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的管径均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25mm渐变为110mm,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10mm渐变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5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90mm,直管段长度为60mm,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的管径均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25mm渐变为110mm,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10mm渐变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4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90mm,直管段长度为60mm,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的管径均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25mm渐变为110mm,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为自110mm渐变为125mm,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6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90mm,直管段长度为60mm,水平管段与直线缓冲分段之间的夹角为4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管段、弯管段以及竖直管段,所述弯管段一端连接水平管段,另一端连接竖直管段,所述弯管端包括沿流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弯管分段、直线缓冲分段以及第二弯管分段,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均大于80mm,且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自与水平管段连接的一端向与直线缓冲分段连接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自与直线缓冲分段连接的一端向与竖直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管径沿流体方向自水平管段管径逐渐缩小为直线缓冲分段管径;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管径沿流体方向自直线缓冲分段管径逐渐扩大为竖直管段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缓冲分段为沿第一弯管分段输出端的输出角度直线延伸设置的直线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缓冲分段的管径为100-115mm,长度为50-7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多曲率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分段的弯曲半径为140-160mm;所述第二弯管分段的弯曲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伯坤石勇黄腾龙彭亮赖伟范海清周贺彬祝鑫周晃尹旭岩司伟汗杨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