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513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混凝土上翼缘和钢肋,钢肋位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上翼缘之间,并且钢肋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上翼缘内;吊装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吊装结构均包括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制成的吊环。在制备时,吊环的下部与钢肋或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横向分布钢筋连接,吊环上部位于混凝土上翼缘上方且形成吊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更低,可以充分发挥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弯刚度大的优势,减小预制混凝土底板和叠合板的变形,便于运输和堆放,便于浇筑后浇叠合层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系列钢-混凝土组合叠合板中的一种,具有整体性能好、抗裂性能优、底板刚度大、施工阶段可免支撑或少支撑、底板薄、自重轻等优点。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钢肋和混凝土上翼缘组成,混凝土上翼缘和钢肋提供的抗弯刚度能够有效控制预制板的反拱值,在脱模、堆放、吊装及施工阶段可提供必要的抗弯承载力和刚度,避免预制板发生损坏。

2、工厂制作时,混凝土上翼缘通常采用反向制作的方法,即钢肋在上、混凝土上翼缘在下;浇筑上翼缘的混凝土并养护至规定强度后,钢肋和混凝土上翼缘成为一体;将钢肋和混凝土上翼缘翻转180度放置到张拉好底板预应力钢筋的模台上,浇筑底板的混凝土,养护至规定强度后,切断预应力钢筋,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制作完成。

3、目前,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结构通常采用钢吊环或吊钉。一种叠合板吊装方式是将钢吊环固定在钢肋上。该方法在预制板件生产时,将弯折的钢吊环固定在模具中,与混凝土上翼缘浇筑成为一体,使其穿过混凝土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包括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吊装结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还包括呈直线型的穿孔钢筋,所述钢肋的腹板的外露部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穿孔钢筋的两端上分别沿周向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穿孔钢筋穿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位于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上方,并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的两端打结绑紧在所述凹槽内,形成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包括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吊装结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还包括呈直线型的穿孔钢筋,所述钢肋的腹板的外露部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穿孔钢筋的两端上分别沿周向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穿孔钢筋穿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位于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上方,并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的两端打结绑紧在所述凹槽内,形成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腹板的外露部分的高度,所述穿孔钢筋的直径不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两个凹槽之间的净距离不小于所述混凝土上翼缘的宽度,所述凹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的直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的长度不小于设定长度,保证在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上方形成吊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还包括呈直线型的带孔方钢管,所述钢肋的腹板的外露部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带孔方钢管两端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位置对应的圆孔;所述带孔方钢管穿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位于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上方,并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的两端穿过所述带孔方钢管两端的圆孔打结绑紧,形成吊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和涛孙文卓牟银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