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89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3
本技术涉及柜门把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包括有把手本体和柜门板,所述柜门板一端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把手本体设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把手本体一端面向外凸出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远离把手本体的一侧与柜门板一端面平齐,所述把手本体前方设置有卷边,且所述卷边通过连接板与把手本体连接,通过在柜门板开设第一凹槽,并安装把手本体,把手本体端面设置有与柜门板的端面平齐的凸出部,可防止把手本体外凸于柜门板,从而有效缩小柜门板与柜板之间的间隙,已达到密缝的效果,提高了柜门美感,同时利于柜体的物品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柜门把手的,尤其涉及了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1、把手也称拉手,握手,现在无论是鞋柜,床头柜,衣橱柜等等各型柜门都会安装柜门把手,但是现有的多是采用螺丝等连接件直接固定在柜门面上,这样人们经过容易磕碰到,或者在柜门面上开槽,并在槽内放入把手并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把手凸出于柜门面,但是把手会从柜门的端面凸出,则需要在柜门与柜板之间预留间隙,防止柜门启闭时把手会碰撞到相邻柜板,这样就造成间隙过大,既不美观,也难以做到密缝的状态,不利于柜体内部物品的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以达到防止把手外凸,进而缩小柜门板与柜板之间的间隙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包括有把手本体和柜门板,所述柜门板一端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把手本体设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把手本体一端面向外凸出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远离把手本体的一侧与柜门板一端面平齐,所述把手本体前方设置有卷边,且所述卷边通过连接板与把手本体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从而第二凹槽和柜门板端部之间形成阶梯结构,所述柜门板前侧设有连通于第一凹槽的开口,且开口内设置有挡边。

4、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设置于第二凹槽内,且所述凸出部与第二凹槽相对应。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宽度与挡边的厚度相对应。

6、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通过胶层固定于柜门板。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柜门板开设第一凹槽,并安装把手本体,把手本体端面设置有与柜门板的端面平齐的凸出部,可防止把手本体外凸于柜门板,从而有效缩小柜门板与柜板之间的间隙,已达到密缝的效果,提高了柜门美感,同时利于柜体的物品存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包括有把手本体(1)和柜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板(2)一端部设有第一凹槽(20),所述把手本体(1)设置于第一凹槽(20)内,所述把手本体(1)一端面向外凸出设置有凸出部(11),所述凸出部(11)远离把手本体(1)的一侧与柜门板(2)一端面平齐,所述把手本体(1)前方设置有卷边(12),且所述卷边(12)通过连接板(13)与把手本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0)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1),从而第二凹槽(21)和柜门板(2)端部之间形成阶梯结构,所述柜门板(2)前侧设有连通于第一凹槽(20)的开口(22),且开口(22)内设置有挡边(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1)设置于第二凹槽(21)内,且所述凸出部(11)与第二凹槽(21)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的宽度与挡边(221)的厚度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1)通过胶层固定于柜门板(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包括有把手本体(1)和柜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板(2)一端部设有第一凹槽(20),所述把手本体(1)设置于第一凹槽(20)内,所述把手本体(1)一端面向外凸出设置有凸出部(11),所述凸出部(11)远离把手本体(1)的一侧与柜门板(2)一端面平齐,所述把手本体(1)前方设置有卷边(12),且所述卷边(12)通过连接板(13)与把手本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0)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1),从而第二凹槽(21)和柜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仁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德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