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63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技术涉及教室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包括教室和顶部平台,顶部平台沿着教室的顶部固定环绕布置,顶部平台上设有对教室内空气过滤消杀的消杀机构,消杀机构位于顶部平台的顶部上,顶部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安装通风窗的安装位,多个安装位沿着顶部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安装位贯穿顶部平台;通风窗与消杀机构之间通过空气传输管连通;通过顶部平台来安装布置消杀机构,顶部平台利用通风窗可对教室内的空气进行抽取以及吹入,消杀机构通过空气传输管将抽取的空气引入到消杀机构中,通过消杀机构对教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杀灭菌,解决了教室内存在不易通风且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室空气净化的,具体而言,涉及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教室,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课业的场所,它是一间由前面是讲台、后面是座位的大房间构成,靠讲台的墙上有黑板、白板,是教师讲课、布置作业的地方,后面是学生的座位,在中国,中小学的课桌布置一般有四组,每组有八至九桌,每桌坐两个学生,部分教室配有多媒体等器械,方便学生上课。

2、智慧教室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的物化,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新型教室。

3、现有的教室内容纳大量的学生,大量的学生长时间的呼吸带出的细菌都混合在教室内,而教室在炎热的天气中不易通风且容易滋生细菌,学生长时间地在教室内会造成交叉感染,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提出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教室内存在不易通风且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包括教室和顶部平台,所述教室的顶部具有封闭布置的封闭区域,所述顶部平台位于封闭区域中,且所述顶部平台沿着教室的顶部固定环绕布置,所述顶部平台上设有对教室内空气过滤消杀的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位于顶部平台的顶部上,所述顶部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安装通风窗的安装位,多个所述安装位沿着顶部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安装位贯穿顶部平台;所述通风窗与消杀机构之间通过空气传输管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平台的两侧分别具有倾斜布置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沿着顶部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侧壁板的内端与顶部平台的连接处呈弯曲状布置;所述通风窗位于侧壁板上。

4、进一步的,所述侧壁板背离顶部平台自上而下倾斜布置。

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窗包括进风窗以及出风窗,多个所述进风窗分别位于一个所述侧壁板上,多个所述出风窗分别位于另一个所述侧壁板上;两个所述侧壁板之间相对布置。

6、进一步的,所述空气传输管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安装于消杀机构的两侧上,所述进风管与进风窗连通,所述出风管与出风窗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消杀机构包括对空气消杀的消毒净化机以及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与进风管和出风管相连通,所述消毒净化机安装于箱体中,且所述消毒净化机与出风管相连通;所述箱体中设有抽取教室内空气的风机,所述风机位于进风管与箱体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与消毒净化机之间相对间隔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与进风窗之间设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的底部具有进风口。

10、进一步的,所述集风罩的内部呈中空布置,形成有教室空气进入的抽风腔,所述抽风腔分别与进风管和进风窗以及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的外周朝上延伸有环形壁,所述环形壁沿着抽风腔的周向环绕布置;

11、所述环形壁的底部与集风罩的底部连接为一体,形成封闭环;所述环形壁的上端延伸至抽风腔的内部,所述环形壁上设有多个滤风孔,多个所述滤风孔沿着环形壁的周向环绕间隔布置,所述环形壁与集风罩之间间隔布置,形成有滤风腔,所述滤风腔的顶部形成有连通抽风腔的环腔开口;

12、所述环形壁中设有灰尘吸附层,所述灰尘吸附层的外周抵接在环形壁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灰尘吸附层位于滤风孔的上方;

13、当所述教室内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环形壁中,所述环形壁通过灰尘吸附层对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从抽风腔进入进风管中;

14、当所述灰尘吸附层中的灰尘过多时,所述环形壁通过多个滤风孔防止灰尘吸附层将抽风腔封堵住。

15、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与顶部平台之间通过减震柱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通过顶部平台来安装布置消杀机构,顶部平台利用通风窗可对教室内的空气进行抽取以及吹入,消杀机构通过空气传输管将抽取的空气引入到消杀机构中,通过消杀机构对教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杀灭菌,解决了教室内存在不易通风且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教室和顶部平台,所述教室的顶部具有封闭布置的封闭区域,所述顶部平台位于封闭区域中,且所述顶部平台沿着教室的顶部固定环绕布置,所述顶部平台上设有对教室内空气过滤消杀的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位于顶部平台的顶部上,所述顶部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安装通风窗的安装位,多个所述安装位沿着顶部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安装位贯穿顶部平台;所述通风窗与消杀机构之间通过空气传输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台的两侧分别具有倾斜布置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沿着顶部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侧壁板的内端与顶部平台的连接处呈弯曲状布置;所述通风窗位于侧壁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背离顶部平台自上而下倾斜布置。

4.如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包括进风窗以及出风窗,多个所述进风窗分别位于一个所述侧壁板上,多个所述出风窗分别位于另一个所述侧壁板上;两个所述侧壁板之间相对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传输管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安装于消杀机构的两侧上,所述进风管与进风窗连通,所述出风管与出风窗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机构包括对空气消杀的消毒净化机以及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与进风管和出风管相连通,所述消毒净化机安装于箱体中,且所述消毒净化机与出风管相连通;所述箱体中设有抽取教室内空气的风机,所述风机位于进风管与箱体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消毒净化机之间相对间隔布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与进风窗之间设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的底部具有进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的内部呈中空布置,形成有教室空气进入的抽风腔,所述抽风腔分别与进风管和进风窗以及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的外周朝上延伸有环形壁,所述环形壁沿着抽风腔的周向环绕布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与顶部平台之间通过减震柱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教室和顶部平台,所述教室的顶部具有封闭布置的封闭区域,所述顶部平台位于封闭区域中,且所述顶部平台沿着教室的顶部固定环绕布置,所述顶部平台上设有对教室内空气过滤消杀的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位于顶部平台的顶部上,所述顶部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安装通风窗的安装位,多个所述安装位沿着顶部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安装位贯穿顶部平台;所述通风窗与消杀机构之间通过空气传输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台的两侧分别具有倾斜布置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沿着顶部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侧壁板的内端与顶部平台的连接处呈弯曲状布置;所述通风窗位于侧壁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背离顶部平台自上而下倾斜布置。

4.如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包括进风窗以及出风窗,多个所述进风窗分别位于一个所述侧壁板上,多个所述出风窗分别位于另一个所述侧壁板上;两个所述侧壁板之间相对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教室消杀布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成才智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