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45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包括两模板,对称设置在隧道内,且之间设有中隔墙,模板包括第一弧板段、第二弧板段以及直板段,第一弧板段与第二弧板段分别设于直板段的顶部与底部;横板,设于第一弧板段的顶部,并连接在第一弧板段的侧壁上;顶部支撑组件,连接在横板的顶部;两侧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两模板的一侧,两侧支撑组件的一侧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组件连接直板段、第一弧板段以及第二弧板段的侧壁,两侧支撑组件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隧道的内壁上;两移动组件,分别连接在两侧支撑组件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台车具备行走和移动,可以进行连续施工,并且可以有效提升中隔墙两侧物料通道的空间,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特别涉及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


技术介绍

1、隧道设计为直墙式双联拱隧道,采用中导洞+双侧导坑的方式施工。隧道衬砌台车是隧道施工过程二次衬砌中必须使用的专用设备,用于对隧道内壁的砼衬砌施工。二次砌衬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施工工序,是为了防止围岩发生变形或坍塌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及混凝土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的过程。

2、现有技术当中,中隔墙传统衬砌台车采用行走轨道立于中隔墙两侧仰拱处支上,而中导洞内中隔墙两侧空间有限,为满足中隔墙底部接头钢筋留置以及两侧的物料传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变更缩短中隔墙底部宽度,增加两侧空间。但是此种操作方法会使中隔墙“头重脚轻”,不利于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以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当中的不足。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包括:

3、两模板,对称设置在隧道内,且两所述模板之间设有中隔墙,两所述模板均包括第一弧板段、第二弧板段以及直板段,所述第一弧板段设于所述直板段的顶部,所述第二弧板段设于所述直板段的底部;

4、横板,设于第一弧板段的顶部,并连接在所述第一弧板段的侧壁上;

5、顶部支撑组件,连接在所述横板的顶部,所述顶部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中隔墙的侧壁上,且所述顶部支撑组件的顶部与所述隧道内的顶部抵接;

6、两侧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两所述模板的一侧,两所述侧支撑组件的一侧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直板段、所述第一弧板段以及所述第二弧板段的侧壁,两所述侧支撑组件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

7、两移动组件,分别连接在两所述侧支撑组件的底部;

8、其中,两所述移动组件用于经两所述侧支撑组件带动两所述模板、所述横板以及所述顶部支撑组件进行移动,两所述侧支撑组件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直板段,以使所述中隔墙的两侧形成用于物料输送的空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移动组件带动两侧支撑组件,使得侧支撑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带动模板进行移动,使得台车具备行走和移动,可以进行连续施工,侧支撑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模板,可以有效提升中隔墙两侧物料通道的空间,并且能够使得中隔墙的两侧满足接头钢筋留置的要求,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10、进一步的,所述直板段与所述第一弧板段上均加强板;

11、所述第一弧板段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段;

12、所述第二弧板段铰接在所述直板段的底部,所述直板段、所述第一弧板段、所述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二弧板段靠近所述侧支撑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接部。

13、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包括两伸缩油缸以及横连接杆,两所述伸缩油缸对称连接在所述横板的顶部两侧,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伸缩油缸的顶部。

14、进一步的,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顶部连接有竖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竖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顶部,所述竖支撑杆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横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

15、进一步的,两所述侧支撑组件均包括若干连接竖梁以及若干连接横梁,若干所述连接竖梁以线性阵列的方式设于所述模板的一侧,若干所述连接横梁均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竖梁的侧壁上,其中一所述连接横梁连接在所述连接竖梁的底部。

16、进一步的,若干所述连接竖梁之间设有若干交叉梁,若干所述交叉梁连接相邻两所述连接竖梁。

17、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块以及第一侧向千斤,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侧支撑组件靠近所述模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向千斤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一侧向千斤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模板。

18、进一步的,所述侧支撑组件靠近所述模板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顶部通过加强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向千斤的底部。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第二侧向千斤,若干所述第二侧向千斤以线性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侧支撑组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向千斤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侧支撑组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向千斤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

20、进一步的,两所述移动组件均包括支撑框架、驱动电机、减速器、传动皮带以及多组驱动轮,所述侧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其中一所述驱动轮,多组所述驱动轮等距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段与所述第一弧板段上均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包括两伸缩油缸以及横连接杆,两所述伸缩油缸对称连接在所述横板的顶部两侧,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伸缩油缸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顶部连接有竖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竖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顶部,所述竖支撑杆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横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支撑组件均包括若干连接竖梁以及若干连接横梁,若干所述连接竖梁以线性阵列的方式设于所述模板的一侧,若干所述连接横梁均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竖梁的侧壁上,其中一所述连接横梁连接在所述连接竖梁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竖梁之间设有若干交叉梁,若干所述交叉梁连接相邻两所述连接竖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块以及第一侧向千斤,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侧支撑组件靠近所述模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向千斤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一侧向千斤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组件靠近所述模板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顶部通过加强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向千斤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第二侧向千斤,若干所述第二侧向千斤以线性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侧支撑组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向千斤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侧支撑组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向千斤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移动组件均包括支撑框架、驱动电机、减速器、传动皮带以及多组驱动轮,所述侧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其中一所述驱动轮,多组所述驱动轮等距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段与所述第一弧板段上均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包括两伸缩油缸以及横连接杆,两所述伸缩油缸对称连接在所述横板的顶部两侧,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伸缩油缸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顶部连接有竖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竖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顶部,所述竖支撑杆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横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横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隧道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支撑组件均包括若干连接竖梁以及若干连接横梁,若干所述连接竖梁以线性阵列的方式设于所述模板的一侧,若干所述连接横梁均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竖梁的侧壁上,其中一所述连接横梁连接在所述连接竖梁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隔墙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竖梁之间设有若干交叉梁,若干所述交叉梁连接相邻两所述连接竖梁。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泉王朝夕陈恒宇郑文印付建坤杨彪何珅鋆黄文泳温育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