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43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储能罐、原油换热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顶部通过支架设置有导热油管道,所述导热油管道的输出端连通有传输管道,且传输管道远离导热油管道的一端与储能罐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储能罐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原油加热技术领域。该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升温后运输到储能罐中与水进行热传递,流出的高温水进入隔离换热器中换热后再进入原油换热器中与原油换热,增加隔离换热器,避免原油管道穿孔后原油泄露,从而进入储能罐中对导热油造成污染,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原油加热,具体为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油田指原油生产的特定区域,在原油生产中,原油粘度较高,必须加热至指定温度以上才能装车外运,采用常规锅炉对原油进行加热是最早、最广泛的加热方式,但锅炉加热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燃料,造成能源污染,形成较高的排气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利于节能环保,随着国家对能源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费整治力度在不断加大,油田传统温度调节方式排放指标控制日趋严格,节能减排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之一。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利用太阳能的集热将光能进行转换,储存,循环利用,以此达到高效,自动,绿色的升温处理,便于管道的运输,提升采油效率,相比于传统的温度调节方式,能够大幅减少石油燃料的消耗以及能源污染,同时也能为其他更多广泛的化工电力行业提供灵活,环保,绿色的温度调节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解决了传统锅炉加热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燃料,造成能源污染,形成较高的排气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储能罐、原油换热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顶部通过支架设置有导热油管道,所述导热油管道的输出端连通有传输管道,且传输管道远离导热油管道的一端与储能罐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储能罐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储能罐与原油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隔离换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与储能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储能罐与隔离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隔离换热器与原油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三循环泵。

5、优选的,所述储能罐的出油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管道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储能罐的盘管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循环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离换热器相连通,所述隔离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储能罐的盘管进水口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隔离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原油换热器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原油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道与第三循环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隔离换热器的进水端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梁,一侧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集热板追日电机。

9、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板追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横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转动件与导热油管道的表面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上位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太阳能集热板追日电机的输出端无线连接。

11、优选的,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第三循环泵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加热棒的输出端无线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升温后运输到储能罐中与水进行热传递,流出的高温水进入隔离换热器中换热后再进入原油换热器中与原油换热,增加隔离换热器,避免原油管道穿孔后原油泄露,从而进入储能罐中对导热油造成污染,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15、(2)、该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聚光吸收光热的同时,根据传感器单元实时监测光照的强度和方向,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太阳能集热板追日电机进行转动,追日电机带动太阳能集热板随着光照的方向进行调节,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在光照不满足条件时,控制电机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动太阳能集热板进行转动,备用电热系统进行升温,实现系统的可持续运行。

16、(3)、该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通过plc控制系统实现远程启停电加热、远程设置原油加热温度,能够实现运行数据实时采集、设备远程启停以及远程调参,实时数据采集、传送、分析,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实现了无人管理的全自动化智能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板(1)、储能罐(2)、原油换热器(3)和PLC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的顶部通过支架(5)设置有导热油管道(6),所述导热油管道(6)的输出端连通有传输管道(7),且传输管道(7)远离导热油管道(6)的一端与储能罐(2)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储能罐(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8),所述储能罐(2)与原油换热器(3)之间设置有隔离换热器(9),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10),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与储能罐(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循环泵(11),所述储能罐(2)与隔离换热器(9)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循环泵(12),所述隔离换热器(9)与原油换热器(3)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三循环泵(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2)的出油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11)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11)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管道(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2)的盘管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循环泵(1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离换热器(9)相连通,所述隔离换热器(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储能罐(2)的盘管进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换热器(9)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道(13)与原油换热器(3)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原油换热器(3)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道(14)与第三循环泵(1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循环泵(1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离换热器(9)的进水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两个底座(101),两个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2),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梁(103),一侧所述支撑架(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集热板追日电机(1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追日电机(104)输出轴的一端与横梁(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5)的顶部通过转动件与导热油管道(6)的表面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4)的输入端与传感器单元(16)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4)的输入端与上位机(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4)的输入端与太阳能集热板追日电机(104)的输出端无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循环泵(11)、第二循环泵(12)和第三循环泵(15)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4)的输入端与加热棒(8)的输出端无线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板(1)、储能罐(2)、原油换热器(3)和plc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的顶部通过支架(5)设置有导热油管道(6),所述导热油管道(6)的输出端连通有传输管道(7),且传输管道(7)远离导热油管道(6)的一端与储能罐(2)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储能罐(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8),所述储能罐(2)与原油换热器(3)之间设置有隔离换热器(9),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10),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与储能罐(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循环泵(11),所述储能罐(2)与隔离换热器(9)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循环泵(12),所述隔离换热器(9)与原油换热器(3)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三循环泵(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2)的出油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11)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11)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管道(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2)的盘管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循环泵(1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离换热器(9)相连通,所述隔离换热器(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储能罐(2)的盘管进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油田光热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换热器(9)的出水端通过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军翟硕刘晓静李新华谷丰李浩然刘珂宇兰萍唐书鑫唐豪李渊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