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408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及其应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70~87%,所述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包括由端羧基聚丙烯与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聚合反应制得;通过聚3,4‑(乙撑二氧噻吩)和含两性离子基团的聚合物形成双导电通道,两者起到协同抗静电作用,大大减少导电聚合物的添加量;同时,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的引入使聚丙烯链段的结晶度保持在30~40%之间,使聚烯烃材料的抗静电性更永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烯烃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聚丙烯(pp)是一种典型的结晶型聚合物,具有耐热高、耐腐蚀好、密度小质轻、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电气绝缘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注塑件、纤维、双向拉伸膜、管材等方面。由于聚丙烯具有很强的电绝缘性,聚丙烯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在1015~1018ω之间,因而聚丙烯的制品在生产和使用中,往往会出现静电荷积累,而静电荷的累积易积累静电吸附灰尘,也会引起一些事故或危害,所以消除聚丙烯的静电、降低电阻率是很有必要的。

2、目前解决聚丙烯材料表面抗静电的方法主要有:1)添加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通过表面活性剂类的快速迁移和吸水性在材料表面形成防静电的层,但这种方法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使材料的抗静电性能非常不稳定;2)添加导电碳黑、金属粉末等导电材料,由于导电材料颜色的限制,使该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受限;3)添加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在材料内部形成一个具有导电能力的渗滤网络,但通常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的添加量较大,影响材料性能且价格昂贵。

3、cn104371279a公开了含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组分包括具有双导电通道的复合功能材料和聚合物基体,具有双导电通道的复合功能材料,为磺化石墨烯表面接枝导电聚合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通过石墨烯与接枝聚3,4-(乙撑二氧噻吩)两者之间的协同同作用,使复合功能材料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但其用于改性聚丙烯材料的抗静电性,给通常需要添加较大量(需要添加高达20%的添加量)的具有双导电通道的复合功能材料才能使聚丙烯保持较好的抗静电性。因此,制备一种添加量小的导电剂用于改性聚丙烯的抗静电性能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通过聚3,4-(乙撑二氧噻吩)和含两性离子基团的聚合物形成双导电通道,两者起到协同抗静电作用,大大减少导电聚合物的添加量;同时,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的引入使聚丙烯链段的结晶度保持在30~40%之间,使聚烯烃材料的抗静电性更永久。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70~87%,所述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包括由端羧基聚丙烯与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聚合反应制得。

3、优选地,所述端羧基聚丙烯与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的质量比为80~90:2~4:1~2。

4、优选地,所述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的分子结构如式(ⅰ)所示:

5、

6、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7、s1.将端羧基聚丙烯酰氯化,再与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反应,得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接枝聚丙烯;

8、s2.所述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接枝聚丙烯和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得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

9、优选地,s1中,所述酰氯化的试剂包括socl2。

10、优选地,s1中,所述端羧基聚丙烯与socl2的质量比为1:1.2~1.5。

11、优选地,s1中,所述酰氯化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8~20h。

12、优选地,s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10~130℃,时间为12~18h。

13、优选地,s2中,所述催化剂包括pdcl2。

14、优选地,s2中,所述催化剂与端羧基聚丙烯的质量比为0.3~0.5:1。

15、优选地,s2中,所述所述聚合反应温度为25~35℃,时间为15~20h。

16、优选地,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还包括离子聚合物0.2~0.5%,所述离子聚合物选自沙林树脂与磺化聚醚砜聚合物的组合。

17、本方案通过加入沙林树脂与磺化聚醚砜聚合物贯穿于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之间,起到进一步增强抗静电性的作用。

18、更优选地,所述沙林树脂与磺化聚醚砜聚合物的质量比为2~3:1。

19、优选地,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还包括相容剂2~5%,所述相容剂包括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苯醚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20、优选地,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还包括润滑剂1~5%,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锌、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21、优选地,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还包括增韧剂10~20%,所述增韧剂包括三元乙丙橡胶、乙烯辛烯共聚物、顺丁橡中的至少一种。

22、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按质量百分比,将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离子聚合物、相容剂、润滑剂和可选的增韧剂混合,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得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

24、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久抗静电薄膜,由包括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经共混熔融、挤出和/或拉伸而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70~87%,所述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包括由端羧基聚丙烯与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聚合反应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的分子结构如式(Ⅰ)所示: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酰氯化的试剂包括SOCl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催化剂包括PdCl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还包括离子聚合物0.2~0.5%,所述离子聚合物选自沙林树脂与磺化聚醚砜聚合物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还包括相容剂2~5%,所述相容剂包括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苯醚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还包括润滑剂1~5%,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锌、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一种永久抗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包括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经共混熔融、挤出和/或拉伸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70~87%,所述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包括由端羧基聚丙烯与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聚合反应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两性离子基团的单体的分子结构如式(ⅰ)所示: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接枝双导电通道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酰氯化的试剂包括socl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久抗静电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催化剂包括pdcl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抗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信波何翔黄芸坚
申请(专利权)人:链行走新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