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31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技术涉及电缆牵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牵引机构,两个所述牵引机构的外围均固定设有多个防滑机构,多个所述防滑机构呈等距线性阵列分布。通过转动调节机构驱动两个牵引机构向中间移动,使得位于线缆两侧的裹线条与线缆的外壁接触后受到线缆外壁的抵压,使得裹线条向弧形槽的内部弯曲,利用弯曲后的裹线条的回弹性以及弯曲后两个弹簧的回弹性作用下,使得裹线条包覆在线缆的外壁上,从而提升了裹线条与线缆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裹线条与线缆之间的静摩擦力,避免了牵引过程中线缆与牵引机构发生打滑的现象出现,提高了线缆牵引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牵引领域,具体是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


技术介绍

1、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通常由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组成,在电线电缆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电线电缆进行牵引,以便电线电缆进入后续的加工设备中。

2、现有的电缆牵引装置的牵引结构通常是采用两个对称分布的传送带对电缆的侧外壁进行夹持,从而带电缆进行牵引输送,此种牵引结构在对线缆进行牵引时,由于线缆的外壁较为光滑,导致线缆与两个传送带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小,在牵引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牵引机构,两个所述牵引机构的外围均固定设有多个防滑机构,多个所述防滑机构呈等距线性阵列分布,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两个牵引机构的底部。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两个u形槽块,两个所述u形槽块呈槽口相对的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u形槽块的顶面左端及顶部右端均贯穿向下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位于u形槽块的内部,其中位于左右分布的两个牵引轮的外壁上均共同套设有一个牵引带,所述牵引带位于u形槽块的内部,所述u形槽块的顶左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底端与其中一个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座与牵引带的外围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牵引带的一侧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贯穿固定座的左侧及右侧,所述弧形槽靠近开口处的两个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裹线条,所述裹线条为弹性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裹线条靠近弧形槽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裹线条的一端均与弧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裹线条远离弹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防滑条呈等距阵列分布。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反向丝杆,所述反向丝杆为中间对称的反向螺纹设置,且所述反向丝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内螺纹管,两个所述内螺纹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u形槽块的底部,所述反向丝杆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通过多个固定螺栓与底座的正面及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光杆,两个所述光杆位于反向丝杆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光杆的外壁上均滑动连接有四个前后分布的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u形槽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面左侧及顶面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分布的轴支架,两个所述前后分布的轴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调节机构驱动两个牵引机构向中间移动,使得位于线缆两侧的裹线条与线缆的外壁接触后受到线缆外壁的抵压,使得裹线条向弧形槽的内部弯曲,利用弯曲后的裹线条的回弹性以及弯曲后两个弹簧的回弹性作用下,使得裹线条包覆在线缆的外壁上,从而提升了裹线条与线缆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裹线条与线缆之间的静摩擦力,避免了牵引过程中线缆与牵引机构发生打滑的现象出现,提高了线缆牵引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牵引机构(2),两个所述牵引机构(2)的外围均固定设有多个防滑机构(3),多个所述防滑机构(3)呈等距线性阵列分布,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位于两个牵引机构(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牵引机构(2)包括两个U形槽块(201),两个所述U形槽块(201)呈槽口相对的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U形槽块(201)的顶面左端及顶部右端均贯穿向下开设有轴孔(202),所述轴孔(202)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03),所述转轴(203)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牵引轮(204),所述牵引轮(204)位于U形槽块(201)的内部,其中位于左右分布的两个牵引轮(204)的外壁上均共同套设有一个牵引带(205),所述牵引带(205)位于U形槽块(201)的内部,所述U形槽块(201)的顶左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底端与其中一个转轴(203)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3)包括固定座(301),所述固定座(30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座(301)与牵引带(205)的外围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301)远离牵引带(205)的一侧面开设有弧形槽(302),所述弧形槽(302)贯穿固定座(301)的左侧及右侧,所述弧形槽(302)靠近开口处的两个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裹线条(303),所述裹线条(303)为弹性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裹线条(303)靠近弧形槽(30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弹簧(304),两个所述弹簧(304)远离裹线条(303)的一端均与弧形槽(302)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线条(303)远离弹簧(30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305),所述防滑条(30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防滑条(305)呈等距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反向丝杆(501),所述反向丝杆(501)为中间对称的反向螺纹设置,且所述反向丝杆(501)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内螺纹管(502),两个所述内螺纹管(50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U形槽块(201)的底部,所述反向丝杆(501)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支撑座(503),两个所述支撑座(503)分别通过多个固定螺栓与底座(1)的正面及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座(503)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光杆(504),两个所述光杆(504)位于反向丝杆(501)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光杆(504)的外壁上均滑动连接有四个前后分布的滑块(505),四个所述滑块(505)分别与两个U形槽块(201)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左侧及顶面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分布的轴支架(6),两个所述前后分布的轴支架(6)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牵引机构(2),两个所述牵引机构(2)的外围均固定设有多个防滑机构(3),多个所述防滑机构(3)呈等距线性阵列分布,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位于两个牵引机构(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牵引机构(2)包括两个u形槽块(201),两个所述u形槽块(201)呈槽口相对的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u形槽块(201)的顶面左端及顶部右端均贯穿向下开设有轴孔(202),所述轴孔(202)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03),所述转轴(203)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牵引轮(204),所述牵引轮(204)位于u形槽块(201)的内部,其中位于左右分布的两个牵引轮(204)的外壁上均共同套设有一个牵引带(205),所述牵引带(205)位于u形槽块(201)的内部,所述u形槽块(201)的顶左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底端与其中一个转轴(203)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电缆用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3)包括固定座(301),所述固定座(30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座(301)与牵引带(205)的外围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301)远离牵引带(205)的一侧面开设有弧形槽(302),所述弧形槽(302)贯穿固定座(301)的左侧及右侧,所述弧形槽(302)靠近开口处的两个内壁上共同固定连接有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维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柔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