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76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三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基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法,能够使第三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接收到的消息应该转发至具体的某个终端设备,保证U2U Relay场景下的正常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为了能够提升侧行链路(sidelink,sl)覆盖增强,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中继(relay)终端进行通信,即源终端向目标终端发送消息时,可以先发送至中继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转发该消息至目标终端。源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目标终端进行发现或者通信的方式称为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中继(ue-to-ue relay,u2u relay)通信。

2、在进行u2u relay通信时,源终端在给目标终端发消息时目的地址填写的是中继终端的层2标识(layer 2id,l2 id)。当源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多个目标终端建立了单播通信连接时,中继终端在接收到源终端发送的消息后,可能会出现中继终端不清楚该消息应该转发至某个特定的目标终端。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假设源终端1和源终端2均通过中继终端与目标终端1、目标终端2、目标终端3的建立了单播连接。当源终端1通过中继终端向目标终端1发送消息时,由于消息中仅携带了中继终端的l2 id,中继终端不清楚该消息应该转发至目标终端1、目标终端2或者目标终端3。同样的,当目标终端1向源终端1回复消息,由于消息中仅携带了中继终端的l2 id,中继终端不清楚该消息应该转发至源终端1或者源终端2。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使中继终端确定当前接收到的消息应该转发至具体的某个终端,保证u2u relay场景下的正常通信。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三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3、基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第一标识能够使第三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消息时,确定该第一消息中的内容应该传递至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实现方式,能够使中继终端在u2urelay m:n的网络拓扑场景下,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应该转发至某个特定的目标终端,从而有利于保证u2u relay场景下的正常通信。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均为以下类型中的一类: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cr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或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携带第一标识;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携带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标识(第二标识)有利于使第三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时,确定该消息中的内容应该传递至具体的某个终端设备。基于该实现方式,能够使第三终端设备在u2u relay m:n的网络拓扑场景下,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应该转发至某个特定的终端设备,从而有利于保证u2u relay场景下的正常通信。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消息和/或第四消息的消息类型分别为以下类型中一类:dcr消息、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安全模式完成消息、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携带第一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该第五消息用于确定第一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携带第二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第六消息用于确定第二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第一标识后,可以通过第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该第一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后续第一终端设备需要通过第三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需要进行通信时,在消息中携带上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第三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后可以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确定该消息需要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同理,第二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第二标识后,确定该第二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通过第三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将会在消息中携带该第二标识,指示该消息需要发往第一终端设备。能够使第三终端设备在u2u relay m:n的网络拓扑场景下,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应该转发至某个特定的终端设备,从而有利于保证u2u relay场景下的正常通信。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消息和/或第六消息的消息类型分别为以下类型中一类:dcr消息、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安全模式完成消息、请求消息、响应消息或通知消息。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消息,该第八消息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七消息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单播通信连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三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第八消息同理,不再赘述。因此,基于该实现方式,有利于避免当第一终端设备同时和多个其他终端设备建立单播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设备不确定当前的第三终端设备是第一终端设备和具体的哪一个终端设备之间的中继终端设备。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七消息和/或第八消息的消息类型分别为以下类型中一类:dcr消息、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或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将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替换为第二标识,得到第二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基于该实现方式,能够使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时,通过该第二消息中的第二标识,确定该第二消息是来自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还携带第一标识,该第二消息和第一消息相同,在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九消息,第九消息携带第二标识;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十消息,该第十消息携带第一标识。基于该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能够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通过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九消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三终端设备分配给自己的第二标识,从而在发送第一消息时中携带上自己的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使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时,通过该第二消息中的第二标识,确定该第二消息是来自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同时也能够通过该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标识,确定该第二消息是发送给自己的。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九消息和/或第十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消息携带第一标识,该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相同,该第二消息和第一消息相同。基于该实现方式,能够使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时,获取到该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标识,由于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相同,即该第一标识既指示了该第二消息是来自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同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三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均为以下类型中的一类: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CR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或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和所述第一消息相同,所述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消息和/或所述第十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消息和所述第一消息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适配层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和/或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均为以下类型中的一类: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CR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或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的消息类型为以下消息类型中的一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消息的消息类型为以下消息类型中的一类: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的消息类型为以下消息类型中的一类:DCR消息、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6-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16-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相同,所述第一消息与所述第二消息相同。

28.根据权利要求15-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适配层头中。

2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3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和/或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均为以下类型中一类: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CR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或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消息的消息类型为以下类型中一类:

35.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三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均为以下类型中的一类: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cr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或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和所述第一消息相同,所述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消息和/或所述第十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消息和所述第一消息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适配层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和/或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均为以下类型中的一类: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cr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或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的消息类型为以下消息类型中的一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消息的消息类型为以下消息类型中的一类: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的消息类型为以下消息类型中的一类:dcr消息、dca消息、安全模式命令消息、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6-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16-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携带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消息的消息类型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相同,所述第一消息与所述第二消息相同。

28.根据权利要求15-27中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雄彭文杰潘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