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68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底端安装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的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污水池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刮板,所述连接杆与安装腔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刮板;通过在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利用调节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对第一刮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当污泥附着的比较厚时,不易将连接轴与污水池的内壁接触,使得污泥太厚,不易刮下,使得污泥在刮料时更加便捷高效,将污泥一层一层的刮下,使得污泥板不易损坏,也使得污泥排出的更加干净,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水资源使用的越来越多了,为了避免水资源造成浪费,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其中沉淀过滤就是污水处理中最基础的一步,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及时对其排出清理;

2、如申请号cn216457084u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并具体公开了:所述蓄泥池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注泥通道,所述注泥通道的底端与输泥筒体的进泥口固定连通,所述输泥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泥电机,所述排泥电机的输出端穿过输泥筒体固定设置有位于输泥筒体内部的排泥绞龙,所述注泥通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防堵框体、三个防堵绞泥杆、驱动盘、注水稀释环管和多个高压稀释喷管,所述防堵框体内侧的底部开设有绞泥滑槽,所述绞泥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防堵绞泥杆,三个所述防堵绞泥杆远离防堵框体的一端均与驱动盘的外围固定连接,所述防堵框体内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注水稀释环管,所述注水稀释环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高压稀释喷管,多个所述高压稀释喷管上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注水稀释环管的外侧固定连通有高压注水管,上述技术中虽然解决了排泥装置在排泥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但是在对污泥进行排泥时,由于不便根据污泥的厚度而对刮泥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处理,使得污泥在排出时效率较为低下,当污泥较厚时,不便将污泥一层一层的刮下,从而大大降低了该排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根据污泥的厚度而对刮泥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处理的问题。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底端安装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的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污水池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转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刮板,所述连接杆与安装腔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刮板。

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纹杆、螺纹套、活动腔和限位结构,所述转轮安装于安装腔的顶端,所述安装腔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转轮的一端与第一锥形齿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壁安装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一端与第一刮板的一端连接。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套,所述限位杆安装于安装腔内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顶端与活动腔的底端连接。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杆的横截面小于限位套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均在污水池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之间关于污水池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活动轴和出料板,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安装于出泥口的前端,所述活动轴的安装于出泥口的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活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壁安装有多个出料板。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利用调节机构的转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纹杆、螺纹套、活动腔、限位杆和限位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第一刮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当污泥附着的比较厚时,不易将连接轴与污水池的内壁接触,使得污泥太厚,不易刮下,使得污泥在刮料时更加便捷高效,将污泥一层一层的刮下,使得污泥板不易损坏,也使得污泥排出的更加干净,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通过在出泥口的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利用出料机构的第二伺服电机、活动轴和出料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刮下的污泥进行输送处理,使得污泥在出料时不易堵塞,从而大大提高了该排泥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底端安装有出泥口(2),所述出泥口(2)的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污水池(1)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所述安装板(4)的底端安装有转轴(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轴(6)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腔(8),所述安装腔(8)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腔(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刮板(9),所述连接杆(7)与安装腔(8)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刮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轮(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螺纹杆(15)、螺纹套(16)、活动腔(17)和限位结构,所述转轮(12)安装于安装腔(8)的顶端,所述安装腔(8)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转轮(12)的一端与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套(16),所述螺纹套(16)的外侧壁安装有活动腔(17),所述活动腔(17)的一端与第一刮板(9)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18)和限位套(19),所述限位杆(18)安装于安装腔(8)内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杆(18)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19),所述限位套(19)的顶端与活动腔(17)的底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8)的横截面小于限位套(19)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杆(18)与限位套(19)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9)和第二刮板(11)均在污水池(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刮板(9)和第二刮板(11)之间关于污水池(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0)、活动轴(21)和出料板(2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安装于出泥口(2)的前端,所述活动轴(21)的安装于出泥口(2)的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的输出端与活动轴(21)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轴(21)的外侧壁安装有多个出料板(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底端安装有出泥口(2),所述出泥口(2)的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污水池(1)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所述安装板(4)的底端安装有转轴(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轴(6)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腔(8),所述安装腔(8)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腔(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刮板(9),所述连接杆(7)与安装腔(8)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刮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轮(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螺纹杆(15)、螺纹套(16)、活动腔(17)和限位结构,所述转轮(12)安装于安装腔(8)的顶端,所述安装腔(8)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转轮(12)的一端与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外侧壁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素娜高海霞王建宾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东营环保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