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362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包括有主体,主体设有过滤机构、速热装置和速冷装置,速冷装置包括制热端和制冷端,过滤机构的净水出水端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第一出水端连接速热装置,储水箱的第二出水端连接速冷装置的制冷端,过滤机构的废水出水端连接速冷装置的制热端,制冷端与速热装置的下游连接出水结构;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连接有TDS检测模块。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具有兼具冷水和热水制备、制冷效果好、噪音小、废水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水机,特别涉及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


技术介绍

1、净水机是一种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现在市场上主要利用超滤膜、ro反渗透膜及纳滤膜三种技术对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去除,实现纯净饮用水的制备。

2、现有的管线机中,由于ro反渗透膜会产生较多含有杂质的废水,这些水虽然不能饮用,但是若是直接排放会造成较大的浪费;且现有净水机一般通过在流通有水流的换热器的背面设置风扇的形式进行风冷散热,但是这种干式散热方式散热效果不够好,且风冷散热产生的噪音较大,同时还会造成热量的浪费,故现在亟待研发一种能对废水进行利用且制冷、散热效果好的净水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具有兼具冷水和热水制备、制冷效果好、噪音小、废水利用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包括有主体,所述主体设有过滤机构、速热装置和速冷装置,所述速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制冷端对应连接的若干换热组件,所述过滤机构的净水出水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速热装置,所述储水箱的第二出水端连接所述制冷端侧的换热组件,所述过滤机构的废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制热端侧的换热组件,所述制冷端侧的换热组件与所述速热装置的下游连接出水结构;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连接有tds检测模块。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主体的水流通过过滤机构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流入储水箱中储存,过滤后产生的废水流入速冷装置的制热端,当需要制备热水时,储水箱中的水可以通入速热装置中进行加热以提供热水,当需要制备冰水时,储水箱中的水通入速冷装置的制冷端,利用速冷装置将净水中的热量传递至制热端的废水中以提供冰水,如此,实现本技术热水和冰水的制备,所有过程全程基本没有噪音污染,另外tds检测模块可以对过滤机构过滤后的纯净水进行杂质含量分析,用以显示过滤机构的过滤效果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防止过滤后的水中有杂质导致速冷装置的堵塞损坏,具有兼具冷水和热水制备、制冷效果好、噪音小、废水利用及节能环保的效果。

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速冷装置设有冷却风扇。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风扇可以对速冷装置进行冷却降温,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风扇紧贴所述制热端侧的换热组件设置,所述冷却风扇用以对所述制热端侧的换热组件进行散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生成的热量会传递至对应一侧的换热组件上,此时冷却风扇可以将换热组件上的部分热量通过风冷的形式传递至空气中,其余的热量通过水冷的方式传递至废水中,对本技术进行有效降温。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风扇紧贴所述制冷端侧的换热组件设置,所述冷却风扇用以对所述制冷端侧的换热组件进行冷却降温。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速冷装置在运行时,在其制冷端的冷量对净水进行冷却降温的同时,冷却风扇可以对制冷端侧的换热组件进行辅助降温,提高本技术的制冰水效率。

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对应所述冷却风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主体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散热空间,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散热空间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技术嵌于墙体内时,支撑板可与墙体进行支撑,冷却风扇可以通过散热孔将热量吹至散热空间内,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前置过滤组件和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净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储水箱,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废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制冷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种滤芯配合使用,利用不同过滤功能的滤芯相互组合,将其对应的过滤优势进行互补,提高过滤效率和复杂环境的适用性。

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pp滤芯、前置滤芯和ro滤芯,所述pp滤芯与所述前置滤芯之间连接有低压开关和进水电磁阀,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端与所述ro滤芯之间连接有水泵。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压开关和进水电磁阀配合,可以在家里停水或者水压不足的时候用以切断电源来停止设备运行以达到保护的目的,防止水泵在无水状态下空转导致设备损坏。

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端紧贴一所述换热组件侧壁;所述制热端紧贴另一所述换热组件侧壁,且每一所述换热组件均开设有入水口、出水口以及连续弯折的流道,所述流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贴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一侧的换热组件内通入一股水流,如市政水,同时在紧贴半导体制冷片制热端一侧的换热组件中通入另一股水流,如废水,由于每个换热组件的流道均设为连续弯折的形状,这种连续弯折形状的流道,可以对进入流道内的水体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或制冷端有更长时间及更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实现传热的高效性,提高制冷端侧的换热组件的制冷效果以及制热端侧的换热效率,另外感温探头可以对每一换热组件的流道内的水体进行温度实时测量,区别于市场上一般通过在流通有水流的换热器的背面设置风扇的形式进行风冷散热的形式,本技术的制热端采用换热组件中的水体换热从而带走热量,基本没有噪音污染,具有制冷效果好、噪音小、节能环保的效果。

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固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第一导向片,所述下壳体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固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第二导向片;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互扣合时,所述第一导向片与所述第二导向片之间形成所述流道。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换热组件在长期使用后,难免会在第一导向片和第二导向片之间积攒污垢,这些污垢会严重影响换热组件的换热效率,换热组件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形成,实现了换热组件的可拆卸性,方便后续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对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上附着的污垢进行清理。

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环形挡框,所述环形挡框上下两侧各凸设有一个l型挡块,且两个所述l型挡块沿所述环形挡框中心对称分布,所述l型挡块包括第一l型挡块和第二l型挡块;所述第一l型挡块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l型挡块与所述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配合,使所述流道在所述第一l型挡块处形成有狭窄通道的第一缓流区;所述第二l型挡块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l型挡块与所述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配合,使所述流道在所述第二l型挡块处形成有狭窄通道的第二缓流区。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包括有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设有过滤机构(41)、速热装置(71)和速冷装置(72),所述速冷装置(72)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热端(22)、制冷端(21)对应连接的若干换热组件(1),所述过滤机构(41)的净水出水端连接有储水箱(43),所述储水箱(43)的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速热装置(71),所述储水箱(43)的第二出水端连接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所述过滤机构(41)的废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制热端(22)侧的换热组件(1),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与所述速热装置(71)的下游连接出水结构;所述过滤机构(41)与所述储水箱(43)之间连接有TDS检测模块(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冷装置(72)设有冷却风扇(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10)紧贴所述制热端(22)侧的换热组件(1)设置,所述冷却风扇(10)用以对所述制热端(22)侧的换热组件(1)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10)紧贴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设置,所述冷却风扇(10)用以对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进行冷却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对应所述冷却风扇(10)开设有散热孔(49),所述主体(4)两侧设有支撑板(48),所述支撑板(48)与所述主体(4)之间形成散热空间(481),所述散热孔(49)与所述散热空间(48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1)包括前置过滤组件和后置滤芯(414),所述后置滤芯(414)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净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后置滤芯(414),所述后置滤芯(414)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储水箱(43),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废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制冷端(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PP滤芯(411)、前置滤芯(412)和RO滤芯(413),所述PP滤芯(411)与所述前置滤芯(412)之间连接有低压开关(52)和进水电磁阀(42),所述前置滤芯(412)的出水端与所述RO滤芯(413)之间连接有水泵(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端(21)紧贴一所述换热组件(1)侧壁;所述制热端(22)紧贴另一所述换热组件(1)侧壁,且每一所述换热组件(1)均开设有入水口(113)、出水口(114)以及连续弯折的流道(14),所述流道(14)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入水口(113)和所述出水口(1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11),所述第一容置槽(111)内固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第一导向片(112),所述下壳体(12)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21),所述第二容置槽(121)内固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第二导向片(122);当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相互扣合时,所述第一导向片(112)与所述第二导向片(122)之间形成所述流道(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之间设有环形挡框(13),所述环形挡框(13)上下两侧各凸设有一个L型挡块,且两个所述L型挡块沿所述环形挡框(13)中心对称分布,所述L型挡块包括第一L型挡块(131)和第二L型挡块(132);所述第一L型挡块(131)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11)内,且所述第一L型挡块(131)与所述第一导向片(112)、第二导向片(122)配合,使所述流道(14)在所述第一L型挡块(131)处形成有狭窄通道的第一缓流区(141);所述第二L型挡块(132)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21)内,且所述第二L型挡块(132)与所述第一导向片(112)、第二导向片(122)配合,使所述流道(14)在所述第二L型挡块(132)处形成有狭窄通道的第二缓流区(1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包括有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设有过滤机构(41)、速热装置(71)和速冷装置(72),所述速冷装置(72)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热端(22)、制冷端(21)对应连接的若干换热组件(1),所述过滤机构(41)的净水出水端连接有储水箱(43),所述储水箱(43)的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速热装置(71),所述储水箱(43)的第二出水端连接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所述过滤机构(41)的废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制热端(22)侧的换热组件(1),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与所述速热装置(71)的下游连接出水结构;所述过滤机构(41)与所述储水箱(43)之间连接有tds检测模块(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冷装置(72)设有冷却风扇(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10)紧贴所述制热端(22)侧的换热组件(1)设置,所述冷却风扇(10)用以对所述制热端(22)侧的换热组件(1)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10)紧贴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设置,所述冷却风扇(10)用以对所述制冷端(21)侧的换热组件(1)进行冷却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对应所述冷却风扇(10)开设有散热孔(49),所述主体(4)两侧设有支撑板(48),所述支撑板(48)与所述主体(4)之间形成散热空间(481),所述散热孔(49)与所述散热空间(48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速冷速热系统的内嵌式管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1)包括前置过滤组件和后置滤芯(414),所述后置滤芯(414)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净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后置滤芯(414),所述后置滤芯(414)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储水箱(43),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废水出水端连接所述制冷端(21)。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维喻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开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