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及珩磨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3589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及珩磨加工方法,所述的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包括底盘、定位轴、支柱、压板、角向定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珩磨加工方法,包括步骤1:筒体定位;步骤2:粗珩内孔;步骤3:化学镀镍;步骤4:精珩内孔;完成对珩磨钛合金筒体内孔表面的珩磨。本发明专利技术珩磨夹具能够实现系列化,同一夹具能对相近尺寸筒体提供装夹、定位功能,在立式珩磨设备上即可珩磨加工内孔;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珩磨方法,能够完成钛合金筒体化学镀镍孔珩磨加工,加工尺寸精度H7~H8,圆柱度0.008mm,表面粗糙度Ra0.4μm;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和珩磨夹具结构简单,装夹和操作方便,减少调试过程,加工质量稳定,提高珩磨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附件通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及珩磨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钛合金材料密度低,比强度(强度/密度)高、抗腐蚀性能好、耐热性高,韧性、塑性、可焊性均较好,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医学、体育用品及电解工业等许多领域均已大量使用钛合金。但导热性能差、硬度高、弹性模量低等特性导致钛合金成为较难加工的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作动筒筒体一般为钛合金材质,作为航空发动机常见附件,作动筒的钛合金筒体一般内孔直径较大,表面精度要求较高,内孔经过表面强化后,其硬度较高,达到hv700以上,能够加工出符合产品要求的筒体,其精加工过程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作动筒加工质量和制造一致性,在钛合金筒体内孔表面强化前后使用珩磨加工方法,需要专门的珩磨夹具,用于钛合金筒体珩磨加工的装夹和定位,目前,用于钛合金筒体珩磨加工的珩磨夹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适配精度要求高,适用范围小,并且需要长时间的调试过程,对操作者技能要求高,导致珩磨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定位轴、支柱、压板、角向定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分别设在底盘的台阶槽孔两侧;所述的底盘的上表面设有内螺纹支柱连接孔,支柱连接孔分别设在台阶槽孔两侧;所述的支柱的下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头,支柱通过下端的外螺纹连接头与底盘上的支柱连接孔螺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的上端设有内螺纹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大圆盘本体上围绕台阶槽孔还开设有数个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定位轴、支柱、压板、角向定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分别设在底盘的台阶槽孔两侧;所述的底盘的上表面设有内螺纹支柱连接孔,支柱连接孔分别设在台阶槽孔两侧;所述的支柱的下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头,支柱通过下端的外螺纹连接头与底盘上的支柱连接孔螺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筒体珩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的上端设有内螺纹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萍萍李艳玉蒋金海曲胜利张莉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