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填砂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1、临时支座作为桥梁现浇施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压力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支撑结构。目前我国桥梁采用的临时支座基本不能满足桥梁上部结构纵横坡度同时调节需求。
2、常用的临时支座结构一般通过增减钢板实现高度调节,调节难度较大,卸载过程比较困难;纵横坡度较大时,一般通过锲形块实现坡度调节,可调节范围较小,并且由于施工过程存在误差,很难保证楔形块下端面与支座上表面呈面接触,而往往变成线接触,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较大。
3、另外,随着我国桥梁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跨度、桥梁结构纵横坡度设置有了更多样的选择,高性能混凝土、钢混结合桥等技术的发展对施工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对于现浇结构的临时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填砂桥梁支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填砂桥梁支座,包括:
3、第
...【技术保护点】
1.填砂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砂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8)面向所述第一支座组件(1)的端部开口,所述第一套筒(7)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第二套筒(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砂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7)面向所述第一支座组件(1)的端部具有球形安装孔(9),所述球形凸起(5)与所述球形安装孔(9)配合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砂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7)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组件(1)的端部通过钢板(10)封闭设置,并且所述钢板(10)和
...【技术特征摘要】
1.填砂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砂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8)面向所述第一支座组件(1)的端部开口,所述第一套筒(7)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第二套筒(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砂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7)面向所述第一支座组件(1)的端部具有球形安装孔(9),所述球形凸起(5)与所述球形安装孔(9)配合活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肃,冯义涛,张晓莉,王武现,李永刚,晋刘杰,赵旭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