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346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层、电池层和背板层;前板层与电池层之间设有第一封装膜层,前板层通过第一封装膜层与电池层粘接固定;背板层与电池层之间设有第二封装膜层,背板层通过第二封装膜层与电池层粘接固定;背板层中设有多个平行排布的条状凹槽结构,条状凹槽结构由背板层靠近电池层的一侧朝向远离电池层的方向凹陷,并在背板层远离电池层的一侧形成凸起。在光伏组件安装使用时,利用凸起与安装面接触实现安装固定,通过背板层的条状凹槽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形以吸收所受的冲击力,对电池层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电池层出现局部隐裂问题,提升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光伏,具体涉及一种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体结合起来,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将光伏组件系统安装在建筑屋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一些大型工业厂房的屋顶或者公共建筑房屋的屋顶,会采用曲面屋顶设计。

2、相关技术中,光伏组件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为封装前板,以金属板材作为封装背板,采用叠层的方式对电池片层进行封装,而不使用金属铝框,进而使光伏组件具有一定的弯曲变形能力,以满足曲面屋顶的安装使用需求。

3、然而,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光伏组件,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光伏组件的背面直接与屋顶的安装面接触,在装卸过程中容易对电池片造成冲击,导致电池片出现隐裂,并且背板与安装面接触,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光伏组件在装卸过程中容易对电池片造成冲击,导致电池片出现隐裂,并且背板与安装面接触,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之一。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层、电池层和背板层;

4、所述前板层与所述电池层之间设有第一封装膜层,所述前板层通过所述第一封装膜层与所述电池层粘接固定;所述背板层与所述电池层之间设有第二封装膜层,所述背板层通过所述第二封装膜层与所述电池层粘接固定;

5、所述背板层中设有多个平行排布的条状凹槽结构,所述条状凹槽结构由所述背板层靠近所述电池层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电池层的方向凹陷,并在所述背板层远离所述电池层的一侧形成凸起。

6、可选地,还包括后板层和粘胶层,所述后板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封装膜层连接,所述后板层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背板层粘接固定。

7、可选地,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所述条状凹槽结构的截面面积递减。

8、可选地,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所述条状凹槽结构的高度为h1 mm,所述背板层中除所述条状凹槽结构之外部分的高度为h2,满足:4≤h1-h2≤6。

9、可选地,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背板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多个条状凹槽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2,满足:0.2≤s2/s1≤0.3。

10、可选地,所述多个条状凹槽结构中,相邻两个所述条状凹槽结构之间的间距相等。

11、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条状凹槽结构之间的间距为l mm,满足:125≤l≤135。

12、可选地,所述背板层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所述多个条状凹槽结构均平行于所述长边设置。

13、可选地,所述背板层包括铝箔层、不锈钢板层中的一种。

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

1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前板层、电池层和背板层,通过光伏组件的背板层中设置多个平行排布的条状凹槽结构,条状凹槽结构由背板层靠近电池层的一侧朝向远离电池层的方向凹陷,并在背板层远离电池层的一侧形成凸起。这样,在光伏组件安装使用时,利用条状凹槽结构所形成的凸起与安装面接触实现安装固定,由于背板层的条状凹槽结构受到冲击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以吸收所受的冲击力,起到对电池层的缓冲保护作用,避免电池层出现局部隐裂问题。同时,利用条状凹槽结构所形成的凸起与安装面进行安装固定,进而可以保证在背板层朝向安装面的一侧除凸起之外的部分与安装面之间存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通风通道,有助于光伏组件的通风散热,从而提升了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

16、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层、电池层和背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板层和粘胶层,所述后板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封装膜层连接,所述后板层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背板层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所述条状凹槽结构的截面面积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所述条状凹槽结构的高度为H1 mm,所述背板层中除所述条状凹槽结构之外部分的高度为H2,满足:4≤H1-H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背板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多个条状凹槽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2,满足:0.2≤S2/S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条状凹槽结构中,相邻两个所述条状凹槽结构之间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条状凹槽结构之间的间距为L mm,满足:125≤L≤1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层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所述多个条状凹槽结构均平行于所述长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层包括铝箔层、不锈钢板层中的一种。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层、电池层和背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板层和粘胶层,所述后板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封装膜层连接,所述后板层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背板层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所述条状凹槽结构的截面面积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所述条状凹槽结构的高度为h1 mm,所述背板层中除所述条状凹槽结构之外部分的高度为h2,满足:4≤h1-h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型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板层到所述背板层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背板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国寿介雷王建明刘培培姚川朋周静
申请(专利权)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