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35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包括透射阵列和馈源两部分,其中透射阵列包括多个呈周期性排布的低频透射阵单元和高频透射阵单元,且高频透射阵单元嵌套在低频透射阵单元内,低频透射阵单元采用接收侧‑金属柱导通‑发射侧结构,高频透射阵单元采用接收侧‑微带线耦合‑发射侧结构。馈源天线包括低频馈源和高频馈源两部分,两者垂直交叉放置,均采用偶极子天线结构。阵列和馈源采用PCB工艺加工实现,易于与有源电路系统集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透射阵列天线同时在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工作,有助于减少通信系统的体积,在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具体涉及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


技术介绍

1、透射阵天线是一种高增益天线,其主要优点在于高增益,低剖面,重量轻,无馈电阻塞等,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因此,透射阵的设计也在进一步发展,目前常见的结构主要有多层频率选择结构级联和接收/发射结构等,本质上通过对单元的结构调整可以对各单元相位进行调整,实现360°相位覆盖,进一步在阵列的基础上实现波束赋形。随着5g通信系统的发展,共口径天线因其高的孔径利用率而备受关注,目前,分配给5g通信的频谱可分为sub-6ghz频段(450mhz-6ghz)和毫米波频段(24.25-52.6ghz)。对于可用空间受限,又要同时工作在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通信系统,天线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目前的相关设计和报道中大多数透射单元的设计仅局限于单个频带,偶有报道的共口径透射阵天线中两个工作频带也比较接近,两个频带的透射单元大部分采用的交叉排布的方式。对于同时工作在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透射阵列很少有报道。原因在于两个频带差距过大,高频单元与低频单元之间的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阵天线包括透射阵单元周期性排列组成的透射阵列(1)和馈源,所述透射阵列(1)位于馈源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频透射阵单元的底部金属层(9)刻有U形缝隙;顶部金属层(4)刻有与底部金属层(9)同尺寸且开口方向呈垂直设置的U形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透射阵单元底部金属层(9)刻有开口方向相对的两个尺寸相同的U形缝隙;中间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1.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阵天线包括透射阵单元周期性排列组成的透射阵列(1)和馈源,所述透射阵列(1)位于馈源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频透射阵单元的底部金属层(9)刻有u形缝隙;顶部金属层(4)刻有与底部金属层(9)同尺寸且开口方向呈垂直设置的u形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透射阵单元底部金属层(9)刻有开口方向相对的两个尺寸相同的u形缝隙;中间金属层(7)为一对“l”形微带组成;顶部金属层(4)刻有与底部金属层(9)同尺寸但开口方向垂直的一对u形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共口径多波束透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频馈源(2)包括位于顶部介质层上表面的顶层低频e面反射板、顶层低频偶极子臂、顶层微带线以及顶层谐振结构;位于底部介质层下表面的底层低频e面反射板、底层低频偶极子臂、底层微带线以及底层谐振结构;顶层低频偶极子臂和底层低频偶极子臂结构相同,均包括左臂和右臂,且左臂和右臂间留有一定距离;顶层微带线位于刻蚀在顶层低频e面反射板u形缝隙内,其与顶层低频偶极子臂中左臂的一端连接;顶层低频偶极子臂中左臂的另一端悬空;底层微带线的一端连接下表面的低频天线e面反射板,另一端与底层低频偶极子臂中右臂的一端连接;底层低频偶极子臂中右臂的另一端悬空;谐振结构由位于偶极子臂上方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奎奎朱玉隆罗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台数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