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及潜水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31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4
本技术提供一种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及潜水钻机,具体涉及潜水钻机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主管道、分流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中部设有泥浆入口管,所述泥浆入口管到所述主管道两端的管道长度相等,所述分流管道有两个,所述主管道两端的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中部连接,每个所述主管道的出口到所述分流管道的两端的管道长度相等,所述排出管道有四个,四个所述排出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两端的出口连接,所述潜水钻机的潜水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所述泥浆分流装置。本技术能够对泥浆输送管道排出的泥浆进行分流,以平衡泥浆冲击反力对钻头钻进的不利影响,使得钻头和潜水钻机整体能够平衡受力,确保钻孔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潜水钻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及潜水钻机


技术介绍

1、潜水钻机的全称为潜水式电动回转钻机,是钻孔灌注桩的一种成孔机械,钻孔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的方式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做成的桩。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方式一般包括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和套管护壁成孔的作业方式,其中泥浆护壁成孔作业会使用潜水钻机,潜水钻机适用于淤泥、黏土、砂砾层风化页岩等多种地层钻孔,广泛应用于工民建、交通、水利、电力、港口等工程的基础施工。

2、潜水钻机的动力部分一般包括潜水电机、钻头和钻杆,潜水电机的输出端与钻头连接,带动钻头转动切削岩土,钻杆与潜水钻机的主体连接,钻杆不转动,只起到连接传递、抗扭和固定泥浆输送管道的作用,在泥浆护壁成孔作业中,泥浆的循环方式包括正循环和反循环,泥浆的正循环方式为泥浆池内的泥浆通过泥浆泵和泥浆输送管道从钻头处排出,然后再从钻孔内返回泥浆池。采用泥浆正循环方式施工时,泥浆输送管道可以设置在钻杆外侧,也可以设置在钻杆内侧,将泥浆输送管道设置在钻杆内侧时,需要使用空心钻头,这两种配件的造价较高,并且不能承受较大的扭矩,易于损坏,维修困难。因此一般采用将泥浆输送管道设置在钻杆的外侧的方式,但是由于泥浆是从泥浆输送管道的单一管口直接排出,泥浆产生冲击反力是偏心的,使得钻头和潜水钻机整体不能平衡受力,不利于保证钻孔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及潜水钻机,其能够对泥浆输送管道排出的泥浆进行分流,以平衡泥浆冲击反力对钻头钻进的不利影响,使得钻头和潜水钻机整体能够平衡受力,确保钻孔的垂直度,且通过排出管道和泥浆出口管的角度设计,使泥浆在钻头端部形成均衡连续的“涡流”冲击力,减少钻进阻力,提高工作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包括:主管道、分流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主管道安装在潜水电机上,所述主管道的中部设有泥浆入口管,所述泥浆入口管与泥浆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泥浆入口管到所述主管道两端的管道长度相等,所述主管道两端的出口向下,且两个出口的连线位于所述潜水电机的轴线上;

3、所述分流管道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下侧,所述分流管道有两个,两个所述分流管道对称设置在所述潜水电机的两侧,所述主管道两端的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中部连接,每个所述主管道的出口到与其连接的所述分流管道的两端的管道长度相等,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两端的出口向下,且相邻两个出口之间的直线距离相等;

4、所述排出管道有四个,四个所述排出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两端的出口连接,四个所述排出管道的另一端向钻头一侧延伸,四个所述排出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钻头上侧并朝向所述钻头,且任意相对的两个所述排出管道为中心对称设置。

5、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四个所述排出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泥浆出口管,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位于所述钻头的上侧,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向顺时针方向相邻的所述排出管道一侧延伸,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的出口朝向所述钻头,任意相对的两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为中心对称设置。

6、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四个所述排出管道为旋转对称设置,并且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也为旋转对称设置。

7、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所述主管道为圆弧形,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形相配合,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所述泥浆入口管与所述主管道为垂直连接,所述主管道两端的下部设有出口管,两个所述出口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垂直连接,两个所述出口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垂直连接,两个所述出口管的连线位于所述潜水电机的轴线上。

9、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为圆弧形,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形相配合,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四个所述排出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两端垂直连接,且所述排出管道与所述分流管道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夹角为85~90°,所述排出管道向所述钻头的中心一侧延伸。

11、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所述泥浆出口管与所述排出管道形成的夹角为140~160°。

12、在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一示例中,所述主管道、所述分流管道和所述泥浆入口管的管径相同,所述排出管道的管径小于所述分流管道的管径。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潜水钻机,其包括潜水电机、钻头和钻杆,所述潜水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钻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潜水电机的顶部与所述钻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潜水电机的下端,所述泥浆分流装置与泥浆输送管道连接。

14、在本技术潜水钻机一示例中,所述潜水电机的外侧安装有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包括若干固定箍、若干连接板和若干翼板,若干所述固定箍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箍和所述翼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翼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延伸方向相同,若干所述翼板到所述潜水电机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翼板到所述潜水电机中心的距离与所述钻头的半径相等。

15、在本技术潜水钻机一示例中,若干所述翼板均匀分布在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围,所述翼板的两端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翼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向所述潜水电机一侧延伸,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翼板形成的夹角为130~160°。

16、在本技术潜水钻机一示例中,所述潜水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固定箍,其他所述固定箍均匀分布在两端的所述固定箍之间的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上。

17、在本技术潜水钻机一示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箍和所述翼板垂直连接。

18、本技术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通过所述泥浆入口管与泥浆输送管道连接,泥浆池内的泥浆通过泥浆泵和泥浆输送管道进入所述泥浆入口管和所述主管道内,由于所述泥浆入口管到所述主管道两端的出口的管道长度相等,因此泥浆会以相同的速度从所述主管道的出口处排出并进入所述分流管道,泥浆会以相同的速度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出口处排出进入所述排出管道,最后泥浆会以相同的速度从所述泥浆出口管处排出并喷向钻头,由于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为旋转对称设置的,并且泥浆的排出速度能够保持一致,因此能够使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处的泥浆冲击反力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使得钻头和潜水钻机整体能够平衡受力,从而确保钻孔的垂直度。

19、本技术提供的潜水钻机安装了所述泥浆分流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泥浆循环和排渣效率,从而提高钻孔效率,并且通过所述泥浆分流装置和所述扶正装置的配合能够进一步确保钻孔的垂直度,从而确保钻孔的成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排出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泥浆出口管,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位于所述钻头的上侧,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向顺时针方向相邻的所述排出管道一侧延伸,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的出口朝向所述钻头,任意相对的两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为中心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为圆弧形,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形相配合,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入口管与所述主管道为垂直连接,所述主管道两端的下部设有出口管,两个所述出口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垂直连接,两个所述出口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垂直连接,两个所述出口管的连线位于所述潜水电机的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为圆弧形,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形相配合,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排出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两端垂直连接,且所述排出管道与所述分流管道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夹角为85~90°,所述排出管道向所述钻头的中心一侧延伸,所述泥浆出口管与所述排出管道形成的夹角为140~160°。

7.一种潜水钻机,其包括潜水电机、钻头和钻杆,所述潜水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钻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潜水电机的顶部与所述钻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潜水电机的下端,所述泥浆分流装置与泥浆输送管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潜水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侧安装有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包括若干固定箍、若干连接板和若干翼板,若干所述固定箍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箍和所述翼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翼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延伸方向相同,若干所述翼板到所述潜水电机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翼板到所述潜水电机中心的距离与所述钻头的半径相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潜水钻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翼板均匀分布在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围,所述翼板的两端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翼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向所述潜水电机一侧延伸,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翼板形成的夹角为130~16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潜水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固定箍,其他所述固定箍均匀分布在两端的所述固定箍之间的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箍和所述翼板垂直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排出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泥浆出口管,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位于所述钻头的上侧,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向顺时针方向相邻的所述排出管道一侧延伸,四个所述泥浆出口管的出口朝向所述钻头,任意相对的两个所述泥浆出口管为中心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为圆弧形,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形相配合,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入口管与所述主管道为垂直连接,所述主管道两端的下部设有出口管,两个所述出口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垂直连接,两个所述出口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垂直连接,两个所述出口管的连线位于所述潜水电机的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为圆弧形,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形相配合,两个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潜水钻机用泥浆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排出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管道的两端垂直连接,且所述排出管道与所述分流管道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夹角为85~90°,所述排出管道向所述钻头的中心一侧延伸,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雅楠王莲君王鸣仲李申马朝群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中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