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27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4
本技术属于一体化建筑钢结构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包括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皆套设第一伸缩柱的外部,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柱之间设置有连接钢板;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防滑杆,所述第一防滑杆与转动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盘的左端与第一蜗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蜗杆皆与第一蜗轮啮合,两组所述第一蜗轮皆与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通过升降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钢结构升降的功能,解决了钢结构大多都是固定的,如果对其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话,需要工人们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添加,继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的问题,提高了对钢结构升降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体化建筑钢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拨动而起,而城市建筑主要是以钢结构为主,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

2、现在有的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大多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然后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

3、现有的技术中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在安装和拆卸大多采用螺丝和螺栓配合来对其进行固定,而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螺丝和螺栓的表面会产生大量的锈迹,继而对钢结构进行拆卸时,非常的麻烦,且现在的钢结构通常都是固定连接的,不具有调节的功能,当对钢结构的高度进行调整时需要工人额外的添加材料;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技术中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在安装和拆卸大多采用螺丝和螺栓配合来对其进行固定,而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螺丝和螺栓的表面会产生大量的锈迹,继而对钢结构进行拆卸时,非常的麻烦,且现在的钢结构通常都是固定连接的,不具有调节的功能,当对钢结构的高度进行调整时需要工人额外的添加材料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包括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皆套设第一伸缩柱的外部,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柱之间设置有连接钢板;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

3、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防滑杆,所述第一防滑杆与转动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盘的左端与第一蜗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蜗杆皆与第一蜗轮啮合,两组所述第一蜗轮皆与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

4、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防滑旋钮,所述防滑旋钮与第一拉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底端与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一卡合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合板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皆与第一滑动腔滑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动腔皆开设在第一固定腔的内壁上。

5、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与支撑柱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皆与第一套筒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皆与第一伸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板的底端与连接钢板的顶端卡合,所述第一卡合板的顶端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固定腔的顶端内壁抵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抵接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抵接板贯穿第一伸缩腔,两组所述第一伸缩腔皆开设在第一固定腔的顶端,两组所述第一固定腔皆与第一伸缩柱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蜗杆皆与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方形套筒,所述方形套筒与两组支撑柱固定连接。

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技术通过升降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钢结构升降的功能,解决了钢结构大多都是固定的,如果对其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话,需要工人们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添加,继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的问题,提高了对钢结构升降的便捷性;

11、2.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快速对钢结构之间的安装连接的功能,解决了工人们在对钢结构进行组装时大多通过螺栓和螺帽配合来对其进行安装固定,且在没有安装工具的条件下,无法快速的对其进行安装拆卸,继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问题,提高了对钢结构部件安装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包括支撑柱(1),两组所述支撑柱(1)皆套设第一伸缩柱(2)的外部,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防滑旋钮(69),所述防滑旋钮(69)与第一拉杆(66)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66)的底端与第一轴承(6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65)与第一卡合板(6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合板(63)与第一滑块(6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62)皆与第一滑动腔(61)滑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动腔(61)皆开设在第一固定腔(60)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43)的底端与支撑柱(1)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43)皆与第一套筒(42)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套筒(42)的顶端皆与第一伸缩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板(63)的底端与连接钢板(3)的顶端卡合,所述第一卡合板(63)的顶端与第一弹簧(64)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弹簧(64)的顶端与第一固定腔(60)的顶端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66)与第一抵接板(6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抵接板(67)贯穿第一伸缩腔(68),两组所述第一伸缩腔(68)皆开设在第一固定腔(60)的顶端,两组所述第一固定腔(60)皆与第一伸缩柱(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蜗杆(44)皆与第一转动杆(4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1)贯穿方形套筒(40),所述方形套筒(40)与两组支撑柱(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包括支撑柱(1),两组所述支撑柱(1)皆套设第一伸缩柱(2)的外部,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防滑旋钮(69),所述防滑旋钮(69)与第一拉杆(66)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66)的底端与第一轴承(6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65)与第一卡合板(6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合板(63)与第一滑块(6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62)皆与第一滑动腔(61)滑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动腔(61)皆开设在第一固定腔(60)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43)的底端与支撑柱(1)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43)皆与第一套筒(42)转动连接,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发伟廖芳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