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52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体化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包括一体化建筑主体;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一侧与门转动连接,所述门的前端的一侧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加固稳定机构;所述加固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皆设置在一体化建筑主体两侧的左右两端;通过加固稳定机构的设计,实现了可将一体化建筑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一体化建筑仅设置有可方便茶歇以及安装的组件,并未设置有加固组件,当放置在地面时稳定性较差,且遇到大风天此一体化建筑还具有被吹倒的风险,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体化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体化建筑目前也是被运用到各个场所,例如临时住宅、售楼处以及执勤点等等场所,且本身特点,方便安装和拆卸运输,以及可重复利用等特点,从而现如今一体化建筑也是运用的十分广泛。
[0003]现有的一体化建筑具体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2222255918.3的一种一体化建筑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底板的上部安装有墙体,墙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墙板和第一墙板,底板的四周等距均匀的开设有T型槽,每两个相邻的T型槽之间固定安装有T型块,墙体在底板上的T型槽的垂直方向上的对应位置均固定安装有T型块,墙体在底板上的T型槽垂直方向的对应位置开设有T型槽,每个T型槽与其对应的T型块大小契合,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上安装有窗。该技术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方便快捷的调节室内隔间的大小而且也能为运输、安装和拆卸等过程提供一定的便利;
[0004]上述的一体化建筑仅设置有可方便茶歇以及安装的组件,并未设置有加固组件,当放置在地面时稳定性较差,且遇到大风天此一体化建筑还具有被吹倒的风险,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一体化建筑仅设置有可方便茶歇以及安装的组件,并未设置有加固组件,当放置在地面时稳定性较差,且遇到大风天此一体化建筑还具有被吹倒的风险,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包括一体化建筑主体;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一侧与门转动连接,所述门的前端的一侧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加固稳定机构;
[0007]所述加固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皆设置在一体化建筑主体两侧的左右两端,且第一固定块与一体化建筑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端靠近中间位置处插设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固定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与第一插块上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后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贯通,所述第二凹槽后端与电动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前端与插板后端固定连接,且插板插设在第一凹槽内部,且插板前端穿过第一凹槽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两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固定块,且一体化建筑主体与第二固定块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前端与第一固定杆侧端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转动块,且第一固定杆与第一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底端与第二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底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杆底端与第三固定块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靠近下端的位置处与第二固定杆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固定杆与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端靠近中间位置处插设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二转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底端与第二插块顶端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侧端靠近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四固定块,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侧端与第四固定块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前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皆设置有橡胶块,且卡槽与橡胶块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底端靠近拐角处皆设置有移动轮,且一体化建筑主体与移动轮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加固稳定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将一体化建筑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一体化建筑仅设置有可方便茶歇以及安装的组件,并未设置有加固组件,当放置在地面时稳定性较差,且遇到大风天此一体化建筑还具有被吹倒的风险,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0015]2.本技术通过移动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一体化建筑可进行移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一体化建筑在位置需要调整时,需要运用其他器械来进行对一体化建筑的位置进行调整,无法之间通过一体化建筑本身进行移动,从而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提高了一体化建筑移动时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图1中E处放大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一体化建筑主体;2、门;3、把手;10、第一固定块;11、第一螺纹杆;12、第一插块;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电动推杆;16、插板;17、第二固定块;18、第一固定杆;19、第一转动块;20、第二螺纹杆;21、限位块;22、移动杆;23、第三固定块;24、第二固定杆;25、第二转动块;26、第三螺纹杆;27、第二插块;28、第四固定块;29、卡槽;30、橡胶块;31、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图7所示,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包括一体化建筑主体1;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1一侧与门2转动连接,所述门2的前端的一侧与把手3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固稳定机构;
[0027]所述加固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皆设置在一体化建筑主体1两侧的左右两端,且第一固定块10与一体化建筑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0上端靠近中间位置处插设有第一螺纹杆11,且第一固定块10与第一螺纹杆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1底端与第一插块12上端固定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包括一体化建筑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1)一侧与门(2)转动连接,所述门(2)的前端的一侧与把手(3)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固稳定机构;所述加固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皆设置在一体化建筑主体(1)两侧的左右两端,且第一固定块(10)与一体化建筑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0)上端靠近中间位置处插设有第一螺纹杆(11),且第一固定块(10)与第一螺纹杆(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1)底端与第一插块(12)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1)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13),且第一凹槽(13)后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4)相贯通,所述第二凹槽(14)后端与电动推杆(1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5)前端与插板(16)后端固定连接,且插板(16)插设在第一凹槽(13)内部,且插板(16)前端穿过第一凹槽(13)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稳定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建筑主体(1)两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7),且一体化建筑主体(1)与第二固定块(17)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7)前端与第一固定杆(18)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转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鹤丹谢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