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苓桂术甘颗粒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苓桂术甘颗粒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23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苓桂术甘颗粒,苓桂术甘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和适宜的赋形剂;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选取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和赋形剂所需的中药材,洗净后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和赋形剂所需的中药材进行干燥加工,加工后利用称重设备选取优质的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各100g,并单独区分存放;工作人员将玻璃瓶进行洗刷,并将玻璃瓶渗干后,放入到高温灭菌罐中进行杀毒灭菌;将玻璃瓶进行密封封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材有效成分利用率高,且所得颗粒剂方便携带和服用,相较于传统煎煮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大大提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使得苓桂术甘颗粒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应用,具体为一种苓桂术甘颗粒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苓桂术甘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四味药材组成,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2、然而,传统的苓桂术甘汤为汤剂,存在携带不便、煎煮过程繁琐、口感不佳等问题,且其有效成分的释放和吸收利用率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苓桂术甘颗粒及其加工工艺,既能保持传统中药的疗效,又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苓桂术甘颗粒及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苓桂术甘颗粒,所述苓桂术甘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和适宜的赋形剂;

3、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一,原材料的选取;步骤二,粉碎与混合加工;步骤三,浆液混制;步骤四,制粒加工;步骤五,产品包装;其特征在于:

4、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选取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和赋形剂所需的中药材,洗净后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和赋形剂所需的中药材进行干燥加工,加工后利用称重设备选取优质的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各100g,并单独区分存放;

5、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中药材按照传统苓桂术甘汤的配方比例进行混合,混合比例为:茯苓10g,桂枝5g,白术10g,甘草5g,将上述药材使用粉碎机将药材进行粉碎得到中药粉末,并将所得到的中药粉末进行混合加工;

6、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赋形剂添加至中药粉中进行混合均匀,将中药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或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形成中药浆液;

7、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中药浆液进行干燥处理后,添加至挤压造粒机的内部,经过螺杆的推动下慢慢向前运动,随即被压入模具中,加入后通过挤压造粒机加工制成颗粒;

8、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制成的颗粒通过烘箱或热风干燥机将颗粒进行干燥,得到苓桂术甘颗粒,质量检测剔除不合格颗粒后,对合格的苓桂术甘颗粒进行包装。

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赋形剂采用膏粉、糊精以及乳糖制成,混合比例采用1:1:0.5的比例制成,将膏粉10g、糊精10g以及乳糖5g搅拌均匀,并对赋形剂进行干燥处理。

1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挤压造粒机模具内的物料压缩后随着模具旋转逐渐成形,形成颗粒状,通过调节压力调节器,可以使挤压造粒机的压力适应不同原料的转变,从而保证颗粒的质量和规格,最后,将颗粒从出料口取出即可完成整个造粒过程。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苓桂术甘颗粒进行包装时,使用铝箔袋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在包装上标明药品名称、成分、用法用量、生产日期等信息,置于干燥、阴凉、避光、通风的地方处进行储存。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的苓桂术甘颗粒制备工艺简单,药材有效成分利用率高,且所得颗粒剂方便携带和服用,相较于传统煎煮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大大提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使得苓桂术甘颗粒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同时,苓桂术甘颗粒的制备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或条件,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服用时通过加入一定的水,可以简化煎煮和服用过程,提高药效的稳定性和吸收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苓桂术甘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苓桂术甘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和适宜的赋形剂。

2.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一,原材料的选取;步骤二,粉碎与混合加工;步骤三,浆液混制;步骤四,制粒加工;步骤五,产品包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赋形剂采用膏粉、糊精以及乳糖制成,混合比例采用1:1:0.5的比例制成,将膏粉10g、糊精10g以及乳糖5g搅拌均匀,并对赋形剂进行干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挤压造粒机模具内的物料压缩后随着模具旋转逐渐成形,形成颗粒状,通过调节压力调节器,可以使挤压造粒机的压力适应不同原料的转变,从而保证颗粒的质量和规格,最后,将颗粒从出料口取出即可完成整个造粒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苓桂术甘颗粒进行包装时,使用铝箔袋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在包装上标明药品名称、成分、用法用量、生产日期等信息,置于干燥、阴凉、避光、通风的地方处进行储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苓桂术甘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苓桂术甘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和适宜的赋形剂。

2.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一,原材料的选取;步骤二,粉碎与混合加工;步骤三,浆液混制;步骤四,制粒加工;步骤五,产品包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苓桂术甘颗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赋形剂采用膏粉、糊精以及乳糖制成,混合比例采用1:1:0.5的比例制成,将膏粉10g、糊精10g以及乳糖5g搅拌均匀,并对赋形剂进行干燥处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泳海胡卫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