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18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机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包括具体步骤如下:选用不同颜色的育秧盘分别培育父本(有两期父本的,一期父本、二期父本颜色也分开)、母本秧苗,将育秧盘放置在重量传感器上,并根据父本和母本的机插顺序对与重量传感器相连接的控制器进行调节,在插秧机上设置测速传感器和计时器,以对插秧机的行驶路程进行计算,进而能够对秧苗进行等距机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重量传感器对父本和母本的秧苗重量进行检测,以及再通过控制器判断出秧苗的取走次数,进而能够避免在对父本和母本进行交错移栽时,出现顺序混淆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插,具体为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


技术介绍

1、手工种植的杂交稻制种已经导致杂交水稻种植成本大幅上升,而且由于人工种植作业效率低,容易造成季节延迟,父母本花期错位,延误最佳栽插期,影响父母本生长发育和花期相遇,造成产量下降;特别是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容易导致母本穗分化期遭遇低温干扰而育性波动,降低种子纯度,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严重制约杂交稻产业的发展。

2、目前采用人工栽插方式分两次完成父本秧苗的栽插,不仅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实完成,且手工栽插后秧苗间距不均匀,垄行直线度、平行度差,导致栽植质量差,不利于秧苗后期生长及授粉

3、现有制种技术是杂交稻采用人工播种育秧,分期移栽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实完成,而且还会存在秧苗间距不均匀、垄行直线度、平行度差的现象,以及还会存在在对父本和母本进行交错移栽时,会出现顺序混淆的现象,进而会导致栽植质量差,不利于秧苗后期生长及授粉。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5、步骤一:选用不同颜色的育秧盘分别培育父本(有两期父本的,一期父本、二期父本颜色也分开)、母本秧苗;

6、步骤二:将育秧盘放置在重量传感器上,并根据父本和母本的机插顺序对与重量传感器相连接的控制器进行调节;

7、步骤三:在插秧机上设置测速传感器和计时器,以对插秧机的行驶路程进行计算,进而能够对秧苗进行等距机插;

8、步骤四:在插秧机移动的正前方设置白板,以及在插秧机的前端设置激光发射器,以使人员能够以照射在白板上的激光作为参照物对插秧机的前进角度进行调节,以使插秧机能够进行直线移动;

9、步骤五:将父本放在插秧机的中间或一侧,父本、母本之间可空一行或不空,或一边空、一边不空;

10、步骤六:像插普通稻田一样机插,或类似传统制种一样机插。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二的原理为:假设需要先对a个母本进行机插,然后再对b个父本进行机插时,当每取走一次母本或父本时,其重量传感器上的数值则会发生变化,此时,控制器则会将其计算为1次,如此循环,当取走母本的次数为a+1时,其控制器则会控制与其相连接的警报器进行提醒,当取走母本的次数为a-n(其n<a)时,此时若是取走父本时,控制器则会控制与其相连接的警报器进行提醒,反之,在取走父本时,其与取走母本的原理相同。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三的原理为:假设秧苗之间的距离为c,那么当测速传感器所检测的速度d×计时器所计算的时间e=距离c时,则会对秧苗进行机插,且会对测速传感器和计时器的数据进行归零,如此循环,以能够对秧苗进行等距机插。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其白板设置在田埂上,且激光发射器与插秧机呈垂直排列,在所述步骤四中是根据照射在白板上的激光左右位置对插秧机的前进角度进行调节。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插秧机上的秧苗摆放方案分为a方案和b方案。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a方案包括以下四种:

16、a.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行母本、空行、一期父本、二期父本;

17、b.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行母本、一期父本、二期父本;

18、c.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行母本、空行、父本;

19、d.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行母本、父本;

20、其中,n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中所选用的插秧机调整,空行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1、a摆法具体为:

22、a.~~~~~~~~~~~~~~~○×1×2;

23、b.~~~~~~~~~~~~~~~~~~~×1×2;

24、c.~~~~~~~~~~~~~~~~~~~~○×;

25、d.~~~~~~~~~~~~~~~~~~~~~~~~×。

2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b方案包括以下六种:

27、a.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1行母本、空行、一期父本、二期父本、空行、n2行母本;

28、b.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1行母本、一期父本、二期父本、空行、n2行母本;

29、c.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1行母本、一期父本、二期父本、n2行母本;

30、d.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1行母本、空行、父本、空行、n2行母本;

31、e.(5)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1行母本、父本、空行、n2行母本;

32、f.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摆放n1行母本、父本、n2行母本;

33、其中,n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中所选用的插秧机调整,空行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4、b摆法具体为:

35、a.~~~~~~~n1~~~~~~~~○×1×2○~~~~~~~n2~~~~~~~~

36、b.~~~~~~~~n1~~~~~~~~~~~×1×2○~~~~~~~~n2~~~~~~~~

37、c.~~~~~~~~~~n1~~~~~~~~~×1×2~~~~~~~~~n2~~~~~~~~~~

38、d.~~~~~~~~~n1~~~~~~~~~~○×○~~~~~~~~n2~~~~~~~~~

39、e.~~~~~~~~~~n1~~~~~~~~~~×○~~~~~~~~~~n2~~~~~~~~~~

40、f.~~~~~~~~~~~~n1~~~~~~~~~~~×~~~~~~~~~~n2~~~~~~~~~~~。

4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代表母本;×代表父本;×1代表一期父本;×2代表二期父本,○代表空行。

4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六中普通插法为:假设田块为长方形(实际生产中的不规则田块同理操作),插秧机从田块最右下方入口处驶入开始插秧,围绕田埂打圈,插完田块左下方时抬起机头不插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原理为:假设需要先对A个母本进行机插,然后再对B个父本进行机插时,当每取走一次母本或父本时,其重量传感器上的数值则会发生变化,此时,控制器则会将其计算为1次,如此循环,当取走母本的次数为A+1时,其控制器则会控制与其相连接的警报器进行提醒,当取走母本的次数为A-N(其N<A)时,此时若是取走父本时,控制器则会控制与其相连接的警报器进行提醒,反之,在取走父本时,其与取走母本的原理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原理为:假设秧苗之间的距离为C,那么当测速传感器所检测的速度D×计时器所计算的时间E=距离C时,则会对秧苗进行机插,且会对测速传感器和计时器的数据进行归零,如此循环,以能够对秧苗进行等距机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其白板设置在田埂上,且激光发射器与插秧机呈垂直排列,在所述步骤四中是根据照射在白板上的激光左右位置对插秧机的前进角度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插秧机上的秧苗摆放方案分为A方案和B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A方案包括以下四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B方案包括以下六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表母本;×代表父本;×1代表一期父本;×2代表二期父本,○代表空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普通插法为:假设田块为长方形(实际生产中的不规则田块同理操作),插秧机从田块最右下方入口处驶入开始插秧,围绕田埂打圈,插完田块左下方时抬起机头不插苗,留出过道行驶到田块右下方开始下一圈,由外向内打圈重复上述操作,插满整块田后从合适的出口处驶出结束插秧工作,整个插秧机的行驶路线呈现闭合的“回”字型路线,当插秧机秧苗采用A摆法中的任意一种时,田块中的两圈秧苗之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空或空1-2行,当插秧机秧苗采用B摆法中的任意一种时,插秧机可紧挨田间的上一圈秧苗插起,不用空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传统制种插法为:假设田块为长方形(实际生产中的不规则田块同理操作),插秧机从田块右下方入口处驶入开始插秧,围绕田埂打圈,插完最右上方时抬起机头不插苗;留出过道行驶到最左上方开始插,插完最左下方时抬起机头不插苗;留出过道行驶回右下方开始插新的一圈,由外向内打圈重复上述操作,插满整块田后从合适的出口处驶出结束插秧工作,整个插秧机的行驶路线呈现闭合的“回”字型路线,当插秧机秧苗采用A摆法中的任意一种时,田块中的两圈秧苗之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空或空1-2行,当插秧机秧苗采用B摆法中的任意一种时,插秧机可紧挨田间的上一圈秧苗插起,不用空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原理为:假设需要先对a个母本进行机插,然后再对b个父本进行机插时,当每取走一次母本或父本时,其重量传感器上的数值则会发生变化,此时,控制器则会将其计算为1次,如此循环,当取走母本的次数为a+1时,其控制器则会控制与其相连接的警报器进行提醒,当取走母本的次数为a-n(其n<a)时,此时若是取走父本时,控制器则会控制与其相连接的警报器进行提醒,反之,在取走父本时,其与取走母本的原理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原理为:假设秧苗之间的距离为c,那么当测速传感器所检测的速度d×计时器所计算的时间e=距离c时,则会对秧苗进行机插,且会对测速传感器和计时器的数据进行归零,如此循环,以能够对秧苗进行等距机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其白板设置在田埂上,且激光发射器与插秧机呈垂直排列,在所述步骤四中是根据照射在白板上的激光左右位置对插秧机的前进角度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插秧机上的秧苗摆放方案分为a方案和b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a方案包括以下四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b方案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孔志陈锦珠冯明辉吴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