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92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防堵机构,所述船体的上端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上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的外侧设置有溢水孔。本技术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绞龙和搅拌杆同时转动,搅拌杆转动时能够在清淤前对积淤进行搅动,避免淤泥结块成团对管道造成堵塞,影响清淤效果,从而提高了清淤的效率,而绞龙转动时不仅可以对淤泥起到一定的打散效果,还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从而可以辅助连通软管进行抽泥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水利工程中需要使用到清淤装置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不便于对排淤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不能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排淤工作,使得只能适用与其匹配的一个河道,使用范围局限,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并且当需要对船体周围其它区域进行排淤工作时,则需要移动船体来对排淤范围进行调节,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装置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3、2、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在进行排淤工作时,不具备搅动功能,由于积淤容易成团,如果不将其打散直接进行抽吸,容易给管道造成堵塞,从而降低了排淤效率;并且不便于对淤泥进行脱水分离工作,由于排出的淤泥中会夹杂水分,从而不便于对淤泥进行运输,导致对淤泥的后续处理工作进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防堵机构,所述船体的上端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上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的外侧设置有溢水孔。

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堵机构包括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的下端设置有吸污罩,所述吸污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壁设置有绞龙,所述搅拌轴下端的外壁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吸污管的一侧设置有连通软管。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的一侧设置有污水箱,所述污泥脱水机下端的内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锥形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的内侧与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上端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螺纹孔与连接板的一侧螺纹连接。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外侧与绞龙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下端的外壁与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通过第一电机、螺纹杆、连接板、支撑柱、转杆、第二电机、转轴、锥形齿轮的共同作用下,当需要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时,通过船体将装置移动到需要清淤的地点,从而可以根据不同深度的河道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当进行调节时,控制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在连接板一侧螺纹孔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转动时带动连接板在其表面上下移动,连接板上下移动时则带动吸污管和吸污罩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对调整排淤的深度,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可以控制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支撑柱转动,支撑柱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吸污管和吸污罩转动,从而可以对排淤的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清淤范围,使得不用移动船体也可以达到其它区域的清淤工作,保证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该清淤装置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11、2、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通过第三电机、连通软管、吸污管、吸污罩、搅拌杆、绞龙、搅拌轴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机构将吸污罩投入到需要清淤的位置时,此时控制污泥泵工作,污泥泵将淤泥通过吸污罩、吸污管、连通软管和排污管抽吸至污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而在对淤泥进行抽吸的同时第三电机工作,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绞龙和搅拌杆同时转动,搅拌杆转动时能够在清淤前对积淤进行搅动,避免淤泥结块成团对管道造成堵塞,影响清淤效果,从而提高了清淤的效率,而绞龙转动时不仅可以对淤泥起到一定的打散效果,还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从而可以辅助连通软管进行抽泥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加速了排淤进程,进而保证了水下的清洁,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12、3、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通过污水箱、污泥脱水机、收集箱、滑槽、滑块、滚轮的共同作用下,当污泥泵将淤泥通过排污管输送至污泥脱水机中时,污泥脱水机对淤泥进行脱水工作,使得淤泥中的水通过溢水孔流入到污水箱中储存,便于后续过滤净化后使用,避免了对水资源的浪费,而脱水完成的淤泥存放收集箱中进行储存,当收集箱装满后,通过把手向外拉动收集箱,使得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将收集箱从污泥脱水机中拆卸下来,再通过滚轮的转动带动收集箱进行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箱中脱水完成的淤泥进行运输,便于人们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防堵机构(3),所述船体(1)的上端设置有污泥泵(7),所述污泥泵(7)的上端设置有排污管(6),所述排污管(6)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5),所述收集机构(5)的外侧设置有溢水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5)包括有污泥脱水机(52),所述污泥脱水机(52)的一侧设置有污水箱(51),所述污泥脱水机(52)下端的内侧设置有收集箱(53),所述收集箱(53)的两侧设置有滑块(55),所述滑块(55)的外侧设置有滑槽(54),所述收集箱(5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7)的一端与锥形齿轮(2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28)的内侧与转杆(2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25)的上端与支撑柱(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2)的外壁通过螺纹孔与连接板(23)的一侧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7)的外侧与绞龙(36)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37)下端的外壁与搅拌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53)的两侧与滑块(5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5)的外侧与滑槽(54)的内侧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防堵机构(3),所述船体(1)的上端设置有污泥泵(7),所述污泥泵(7)的上端设置有排污管(6),所述排污管(6)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5),所述收集机构(5)的外侧设置有溢水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防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5)包括有污泥脱水机(52),所述污泥脱水机(52)的一侧设置有污水箱(51),所述污泥脱水机(52)下端的内侧设置有收集箱(53),所述收集箱(53)的两侧设置有滑块(55),所述滑块(55)的外侧设置有滑槽(54),所述收集箱(5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肖雪飞朱雅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通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