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88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包括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之间形成主腔和副腔,气室上部具有上外延伸部和上内延伸部,上外延伸部和上内延伸部之间形成上副槽;气室下部具有下外延伸部和下内延伸部,下内延伸部和下外延伸部之间形成下副槽,下内延伸部套设在上内延伸部的外部,且下内延伸部和上内延伸部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下外延伸部焊接在上外延伸部上,上副槽和所述下副槽形成副腔。本技术中,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的外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的内侧通过密封圈密封,进而便于加工制造,即使气室下部的长度比较长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内部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弹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双腔空气弹簧由于主腔和副腔之间需要密封结构隔绝主、副腔之间空气以及需要连通主腔与外部气源的气道,因此双腔上气室通常有两种方式:1.用注塑工艺的塑料件以及通过塑料焊接工艺来实现主、副腔的密封结构以及气道;2.上气室用金属材料再通过对上气室的上下部件之间的内外接缝进行焊接。由于上述结构1中塑料件需要开注塑模具,塑料焊接需要开焊接模具,因此在空气弹簧的调试阶段将导致样件制作周期较长,样件制作成本较高;当制作试验上气室结构的时候一般人为操作焊接,结构2中由于下气室比较深的中孔结构原因,上气室上下部件之间接缝位置由于需要焊头延伸比较深,不一定都能进行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包括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所述气室上部和所述气室下部之间形成主腔和副腔,所述气室上部具有上外延伸部和上内延伸部,所述上外延伸部和所述上内延伸部之间形成上副槽;

3、所述气室下部具有下外延伸部和下内延伸部,所述下内延伸部和所述下外延伸部之间形成下副槽,所述下内延伸部套设在所述上内延伸部的外部,且所述下内延伸部和所述上内延伸部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下外延伸部焊接在所述上外延伸部上,所述上副槽和所述下副槽形成所述副腔。

4、优选地,所述上外延伸部具有底部接触面和第一侧接触面,所述底部接触面和所述第一侧接触面相交,所述下外延伸部具有相交的顶部接触面和第二侧接触面,所述顶部接触面和所述底部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一侧接触面和所述第二侧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一侧接触面相对所述底部接触面远离所述气室上部和所述气室下部的轴线。

5、优选地,所述底部接触面为平面,所述第一侧接触面为竖直面。

6、优选地,上外延伸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一侧接触面相交的第一外焊接面,所述下外延伸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二侧接触面相交的第二外焊接面,所述第一外焊接面和所述第二外焊接面形成v型焊接环槽,所述v型焊接环槽内设有衬垫,所述衬垫与所述上外延伸部和所述下外延伸部焊接。

7、优选地,所述气室下部开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包括开设在所述气室下部内壁的第一连通部以及开设在气室下部外部的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和第一连通部连通且相交。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9、优选地,所述气室下部上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将所述主腔与副腔连通。

10、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为从靠近所述气室上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气室上部的一侧逐渐向靠近所述主腔轴线方向倾斜。

11、本技术中,所提出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包括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且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固定连接,进而便于模具的制造,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的外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的内侧通过密封圈密封,进而便于加工制造,即使气室下部的长度比较长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气室上部和气室下部内部的密封。

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包括气室上部(1)和气室下部(2),所述气室上部(1)和所述气室下部(2)之间形成主腔(3)和副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上部(1)具有上外延伸部(10)和上内延伸部(11),所述上外延伸部(10)和所述上内延伸部(11)之间形成上副槽(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延伸部(10)具有底部接触面(100)和第一侧接触面(101),所述底部接触面(100)和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相交,所述下外延伸部(20)具有相交的顶部接触面(200)和第二侧接触面(201),所述顶部接触面(200)和所述底部接触面(100)接触,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和所述第二侧接触面(201)接触,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相对所述底部接触面(100)远离所述气室上部(1)和所述气室下部(2)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接触面(100)为平面,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为竖直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外延伸部(10)上具有与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相交的第一外焊接面(102),所述下外延伸部(20)上具有与所述第二侧接触面(201)相交的第二外焊接面(202),所述第一外焊接面(102)和所述第二外焊接面(202)形成V型焊接环槽,所述V型焊接环槽内设有衬垫(6),所述衬垫(6)与所述上外延伸部(10)和所述下外延伸部(20)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下部(2)开有连通孔(7),所述连通孔(7)包括开设在所述气室下部(2)内壁的第一连通部(70)以及开设在气室下部(2)外部的第二连通部(71),所述第一连通部(70)和第一连通部(70)连通且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70)和所述第二连通部(7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下部(2)上开有连接孔(8),所述连接孔(8)将所述主腔(3)与副腔(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8)为从靠近所述气室上部(1)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气室上部(1)的一侧逐渐向靠近所述主腔(3)轴线方向倾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包括气室上部(1)和气室下部(2),所述气室上部(1)和所述气室下部(2)之间形成主腔(3)和副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上部(1)具有上外延伸部(10)和上内延伸部(11),所述上外延伸部(10)和所述上内延伸部(11)之间形成上副槽(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延伸部(10)具有底部接触面(100)和第一侧接触面(101),所述底部接触面(100)和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相交,所述下外延伸部(20)具有相交的顶部接触面(200)和第二侧接触面(201),所述顶部接触面(200)和所述底部接触面(100)接触,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和所述第二侧接触面(201)接触,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相对所述底部接触面(100)远离所述气室上部(1)和所述气室下部(2)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接触面(100)为平面,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为竖直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双腔上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外延伸部(10)上具有与所述第一侧接触面(101)相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汤之乙王云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鼎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