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观草种子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2729 阅读: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子加工领域,更进一步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物理方法处理牧草种子,更具体的讲是利用离子束注入鹅观草种子的方法。选择鹅观草干种子,控制含水率为5%-14%;将种子放置于离子束注入装置的平皿上;之后,将平皿放入靶室中进行低能氮离子束注入,低能氮离子束的注入剂量为500-4200剂量单位,靶室中能量为25千电子伏,氮离子束流大小为12毫安,采用间歇式脉冲注入,每次脉冲剂量为100-500,每次注入间隔时间为20-30s,注入时的真空度为1.6×10-2~2.6×10-2Pa;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鹅观草种子明显提高了发芽能力,苗期生长旺盛,植株强壮,不仅增加了单株产量,而且植株粗蛋白,粗脂肪有所增加。该工艺简便易行,可显著提高鹅观草的产量及品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草种加工领域,进一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物理方法处理牧草种 子,更具体的讲是利用离子束注入草种子以获得高品质种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鹅观草是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牧草,具有广布性,适应性强,同时具有耐湿、抗赤 霉病,多花多粒等特性,这些优良特性为小麦族近缘植物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然 而,作为具有饲用价值的牧草,鹅观草的产量有待提高,品质有待改善。目前,我国主要通过 施肥提高作物或牧草的产量,但是,施肥会增加其成本,还会污染环境,使土壤变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开创了离子束注入生物新技术,在随后的20 多年,离子束生物技术分别应用在水稻、小麦、棉花等领域,并且已经培育出新品种。但如何 利用离子束注入生物技术应用于鹅观草种子,以期望提高鹅观草产量及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基于前人的研究离子束注入生物新技术为基础和鹅观草的独特性 质,专利技术一种利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技术,以提高鹅观草产量及品质。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步骤完成a)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鹅观草干种子,控制含水量为5%_14% ;b)将种子放置于离子束注入装置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鹅观草种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生产步骤:a、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鹅观草干种子,控制含水量为5%-14%;b、将种子放置于离子束注入装置的平皿上,种子种胚向上以皿心为圆心螺旋外转方式用双面胶粘于平皿上;c、之后,将平皿放入靶室中进行低能氮离子束注入,低能氮离子束的注入剂量为500-4200×2.6×10↑[13]ions/cm↑[2]靶室中能量为25千电子伏,氮离子束流大小为12毫安,采用间歇式脉冲注入,每次脉冲剂量为100-500,每次注入间隔时间为20-30s,注入时的真空度为1.6×10-2~2.6×10↑[-2]P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继红梁运章徐柱于林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