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模板快装式支撑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72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模板快装式支撑构造,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以及右模板,共同围合形成剪力墙浇筑腔,前模板外端面和后模板外端面均开设有上开槽、下开槽以及放置腔,放置腔与上开槽连通,上开槽贯穿有空心套筒,下开槽与放置腔共同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空心套筒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与对称滑槽滑移连接且第二支撑组件能够收纳在空心套筒内,当模板搭设过程中,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能够与相应的模板、地面共同形成相应的稳定三角构造,将支撑构造与模板结合成一体的,方便搭设且安装过程简单,大大提高搭设的速度,且在搬运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零碎部件,方便收纳,提高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模板快装式支撑构造


技术介绍

1、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建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剪力墙浇筑时,需要使用模板围成用于浇筑剪力墙的区域,对于模板的牢固稳定性、便携性,对墙体的支撑性以及拆装效率上具有要求。

2、专利号cn202221617190.8,名称为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用于围在剪力墙钢筋骨架周围的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右模板,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板通过穿过剪力墙钢筋骨架的前后螺栓连接,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与所述后模板之间通过竖向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与所述前模板之间通过左、右螺栓连接,该支撑装置主要采用螺栓的方式进行锁紧使用,存在拆装复杂,费时费力的问题,容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模板快装式支撑构造,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左模板(3)以及右模板(4),所述前模板(1)和后模板(2)对称分布以及左模板(3)和右模板(4)对称设置共同围合形成剪力墙浇筑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外端面和后模板(2)外端面均开设有上开槽(5)、下开槽(6)以及放置腔(7),所述放置腔(7)与上开槽(5)连通,所述上开槽(5)贯穿有空心套筒(9),所述下开槽(6)与放置腔(7)共同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8),所述空心套筒(9)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10),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0)与对称滑槽滑移连接且第二支撑组件(10)能够收纳在空心套筒(9)内,当模板搭设过程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模板快装式支撑构造,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左模板(3)以及右模板(4),所述前模板(1)和后模板(2)对称分布以及左模板(3)和右模板(4)对称设置共同围合形成剪力墙浇筑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外端面和后模板(2)外端面均开设有上开槽(5)、下开槽(6)以及放置腔(7),所述放置腔(7)与上开槽(5)连通,所述上开槽(5)贯穿有空心套筒(9),所述下开槽(6)与放置腔(7)共同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8),所述空心套筒(9)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10),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0)与对称滑槽滑移连接且第二支撑组件(10)能够收纳在空心套筒(9)内,当模板搭设过程中,第一支撑组件(8)和第二支撑组件(10)均能够与相应的模板、地面共同形成相应的稳定三角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模板快装式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8)包括与下开槽(6)滑移连接的铰接架(81),所述铰接架(81)的铰接处可沿着模板的垂线方向移动,与下开槽(6)形成不同角度的等腰三角,所述铰接架(81)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用于多个第一斜向支撑杆(82)的卡接,所述第一斜向支撑杆(82)一端设置在模板外端面远离地面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斜向支撑杆(82)分别与铰接架(81)之间形成多个三角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力墙模板快装式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槽(6)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61),所述铰接架(81)包括连接杆(811)、第一铰接板(812)和第二铰接板(813),所述第一铰接板(812)和第二铰接板(813)套设在连接杆(811)形成铰接关系,所述第一铰接板(812)末端、第二铰接板(813)末端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君勇孙曼璐张谨淼李昊姚良华何荣钦
申请(专利权)人:鸿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