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68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雾化器,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雾化芯包括导油体和发热体,导油体顶部为吸液面,与吸液面邻接的一侧设有雾化槽,导油体背离雾化槽的一侧设置有相接于吸液面且朝底部延伸的导液结构;发热体安置于雾化槽内且和导液结构对应的侧壁接触连接。雾化组件形成有连通储液腔且相接于导油体的吸液面的导油通道以及一端连通外界大气且另一端连通出气通道的雾化气道,雾化槽为雾化气道的一部分。本方案发热体所在区域的导油体储液量更高更均匀,雾化芯工作时不容易发生局部干烧而导致糊味,用户体验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的雾化器,在正常的情况下,雾化腔内存储的雾化液,通过下油通道输送至整体雾化芯的导油体,然后通过发热体将导油体上的油液加热雾化形成可供吸食的气溶胶。

2、但是由于有一些雾化液的粘稠性较大,其流动性差,使得雾化器中的雾化液无法从雾化芯的顶部导流至雾化芯底壁,导致雾化芯无法整体被雾化液浸润。因此,当雾化器启动时,雾化芯局部无雾化液进行雾化,出现局部高温,从而发生干烧、糊味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能够使雾化芯被雾化液浸润更加充分,雾化芯工作时不容易发生局部干烧而导致糊味,用户体验更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

3、导油体,顶部为吸液面,与所述吸液面邻接的一侧设有雾化槽,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雾化槽的一侧设置有相接于所述吸液面且朝底部延伸的导液结构;以及,

4、发热体,安置于所述雾化槽内且和所述导液结构对应的侧壁接触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吸液面设有朝底部凹陷的限位槽,所述导液结构的顶端相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底侧。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导液结构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导液结构的顶端相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开口端。

7、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雾化槽的一侧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顶端贯通所述吸液面且底端朝所述导油体的底部延伸。

8、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导油体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条状,各所述导流槽在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

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延伸线为直线和曲线的至少一种。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为毛细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雾化槽的一侧且连通各所述导流槽的延伸槽。

12、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体的和所述发热体正对处设置有横向贯穿各所述导流槽的所述延伸槽;

13、和/或,所述导油体的和所述底壁对应处设置有连通各所述导流槽的底端的所述延伸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嵌置于所述导流槽内的储液体。

15、进一步地,在所述导油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导流槽的尺寸为所述导油体尺寸的0.5-0.6倍;和/或,在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流槽的尺寸为所述导油体尺寸的0.3-0.7倍。

16、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体包括主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壁,所述雾化槽由所述主体和两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发热体接触连接于所述主体。

17、进一步地,在所述主体朝向所述雾化槽的方向上所述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

18、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

19、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包括贴合连接于所述主体的靠近所述雾化槽的一侧的发热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两端的电极部,所述电极部连接于所述侧壁。

20、进一步地,两所述电极部均贯穿至同一所述侧壁的外侧。

21、进一步地,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具有储液腔的油杯和装配于所述油杯的雾化组件,所述油杯具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雾化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且相接于所述导油体的吸液面的导油通道以及一端连通外界大气且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雾化气道,所述雾化槽为所述雾化气道的一部分。

22、进一步地,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水平或倾斜,所述油杯具有连通外界大气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雾化槽的一端,所述出气通道连接所述雾化槽的另一端。

23、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储液腔相对的两侧,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

24、进一步地,所述油杯具有底壁,所述底壁开设导油孔;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油杯下端内的底座以及穿设在所述底座中的两个电极;所述雾化芯被夹持固定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壁之间,并通过所述导油孔吸收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所述发热体的两个电极部于所述导油体的底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抵接电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两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的感应通道,所述感应通道内设有咪头开关。

26、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装配于所述电池杆内的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杆开设有和所述储液腔位置对应的视窗。

27、本技术中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28、在本方案中,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可以通过导油通道流到导油体的吸液面,然后渗透到导油体的内部,在此过程中,雾化液还可以通过导液结构从发热体的背离雾化槽的一侧自上而下传导,从而使雾化液从背离雾化槽的一侧朝导油体内部渗透,因此,雾化液一方面可以从从顶部到底部传导向雾化槽内壁,另一方面可以从背部传导向雾化槽的内壁,使得雾化液可以顺畅地流向导油体的底部,使雾化芯被雾化液浸润更加充分,而发热体安置于雾化槽内且和导液结构对应的侧壁接触连接,如此,发热体所在区域的导油体储液量更高更均匀,雾化芯工作时不容易发生局部干烧而导致糊味,用户体验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面设有朝底部凹陷的限位槽,所述导液结构的顶端相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导液结构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导液结构的顶端相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雾化槽的一侧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顶端贯通所述吸液面且底端朝所述导油体的底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导油体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条状,各所述导流槽在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延伸线为直线和曲线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毛细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雾化槽的一侧且连通各所述导流槽的延伸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的和所述发热体正对处设置有横向贯穿各所述导流槽的所述延伸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嵌置于所述导流槽内的储液体。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油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导流槽的尺寸为所述导油体尺寸的0.5-0.6倍;和/或,在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流槽的尺寸为所述导油体尺寸的0.3-0.7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主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壁,所述雾化槽由所述主体和两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发热体接触连接于所述主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朝向所述雾化槽的方向上所述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贴合连接于所述主体的靠近所述雾化槽的一侧的发热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两端的电极部,所述电极部连接于所述侧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电极部均贯穿至同一所述侧壁的外侧。

17.一种雾化器,包括具有储液腔的油杯和装配于所述油杯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具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雾化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且相接于所述导油体的吸液面的导油通道以及一端连通外界大气且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雾化气道,所述雾化槽为所述雾化气道的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水平或倾斜,所述油杯具有连通外界大气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雾化槽的一端,所述出气通道连接所述雾化槽的另一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储液腔相对的两侧,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具有底壁,所述底壁开设导油孔;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油杯下端内的底座以及穿设在所述底座中的两个电极;所述雾化芯被夹持固定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壁之间,并通过所述导油孔吸收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所述发热体的两个电极部于所述导油体的底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抵接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两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的感应通道,所述感应通道内设有咪头开关。

2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杆和装配于所述电池杆内的如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杆开设有和所述储液腔位置对应的视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面设有朝底部凹陷的限位槽,所述导液结构的顶端相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导液结构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导液结构的顶端相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雾化槽的一侧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顶端贯通所述吸液面且底端朝所述导油体的底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导油体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条状,各所述导流槽在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延伸线为直线和曲线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毛细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导油体背离所述雾化槽的一侧且连通各所述导流槽的延伸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的和所述发热体正对处设置有横向贯穿各所述导流槽的所述延伸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嵌置于所述导流槽内的储液体。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油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导流槽的尺寸为所述导油体尺寸的0.5-0.6倍;和/或,在所述雾化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流槽的尺寸为所述导油体尺寸的0.3-0.7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主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壁,所述雾化槽由所述主体和两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发热体接触连接于所述主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朝向所述雾化槽的方向上所述侧壁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荣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