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59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横向挡块,横向挡块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还包括升降挡块、转轴、叶片和传动机构。升降挡块设置在容纳槽内部,升降挡块与容纳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转轴转动架设在升降挡块的顶部,转轴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周向均布设置有至少三个叶片,当水流冲刷叶片时,叶片能够带动转轴转动;传动机构设置在容纳槽内,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转轴连接,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升降挡块连接,当雨水过大时,雨水漫过横向挡块对叶片进行冲击,通过叶片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升降挡块上移,此时,升降挡块和横向挡块共同对雨水进行阻挡,更好地控制水流的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特别涉及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2、水土保持一般采用边坡防护、植物种植、降水蓄渗、拦挡、梯田等措施。一般在沟谷发育、陡坡和地面坡度越陡,雨水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越不利于水土保持,坡度越陡会导致水流流速较快,水流速度越快,越容易携带边坡上的泥沙。

3、现有的护坡结构一般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网格,将植物种植在网格中,网格一般包括横向挡块和纵向挡块,但是由于混凝土的高度有限,当下大雨时,混凝土网格护坡对雨水的阻挡能力有限,从而不能很好地控制水流的流速,水流流速过快仍然会导致水流携带边坡上的泥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当下大雨时,也能对雨水进行阻挡,从而控制雨水的流速。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横向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块(1)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为第一弧形的板件,所述第一弧形的中心线与所述转轴(3)的长度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挡块(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叶片(4)的避让槽(201),所述避让槽(201)的截面形状为第二弧形,所述第二弧形的中心与所述转轴(3)的中心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绕线轮(5...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横向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块(1)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为第一弧形的板件,所述第一弧形的中心线与所述转轴(3)的长度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挡块(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叶片(4)的避让槽(201),所述避让槽(201)的截面形状为第二弧形,所述第二弧形的中心与所述转轴(3)的中心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绕线轮(501),套装固定在所述转轴(3)的一端,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架设有第二绕线轮(503),所述第二绕线轮(503)位于第一绕线轮(501)的下方,还包括拉线(502),所述拉线(502)的一端绕设在第一绕线轮(501)上,另外一端绕设在第二绕线轮(503)上,还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绕线轮(503)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挡块(2)连接,用于带动升降挡块(2)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丝杆(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迪陈子宣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