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246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9
本申请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母板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在框胶外临时形成相对低的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让第一框胶、第二框胶、第三框胶以及面板内的支撑柱之间形成平缓过渡的支撑面,进而降低液晶显示面板在切割时,其切割边缘区域处容易出现切割变形而漏光的问题,进而改善面板的平坦度及漏光缺陷,提升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液晶显示器)显示面板由于边框区域框胶的存在,分别位于上板的彩膜基板和下板的阵列基板之间的高度差超出显示区域的cell gap高度,cell gap的差异导致驱动时液晶偏转差异,进而导致面板显示均一性出现偏差、四周边框会有发白的漏光现象;特别是为了防止goa(gate driven on array,简称阵列侧删驱动集成)短路而设计了覆盖ps(photo spacer,简称间隙粒子/间隔柱)的产品,边框区域框胶加ps高度累积,高度差更大,边框发白更明显。

2、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lcd面板边框区域由于框胶高度高出显示区域cell gap,导致过渡区域高度差明显而导致上下两基板平整度不佳,面板密封性能不好,进而影响液晶偏转,造成边框发白不良现象,这一现象需要在制程段进行改进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得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程段对漏光处的下基板进行平整度修复,达到减少四周边框的漏光现象,提升面板显示均一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3、提供一上盖板,在所述上盖板上定义一个以上的子板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子板区域外侧的切割区域;

4、在所述子板区域靠近所述切割区域的边缘位置处设置第一框胶;

5、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其中,所述第二框胶以及所述第三框胶的长边走向与相邻所述子板区域的边缘走向相同;

6、在所述上盖板相对的一侧设置一下基板;所述下基板至少覆盖所述子板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子板区域外侧的所述切割区域;

7、形成母板后,切割去除所述切割区域的膜层,之后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子板。

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在所述子板区域的边缘位置处设置第一框胶”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9、所述第三框胶为导电框胶,所述导电框胶加电完成后,同所述第二框胶切割去除。

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之间,且所述第三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之间的垂直平分线上。

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二框胶以及所述第三框胶均与所述切割区域的边缘线相平行。

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框胶与所述第三框胶之间设置有一间隙,且所述间隙的长度设置为4mm-18mm。

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相接触,且在所述第三框胶内添加导电粒子。

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包括至少两个,且不同的所述第三框胶和所述第二框胶之间的直线距离不相等。

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在所述上盖板定义一个以上的子板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子板区域外侧的切割区域”的步骤中,所述子板区域至少包括1个a板,以及位于所述a板短边侧的d板和e板,所述a板的面积大于所述d板与e板的面积之和,所述d板和所述e板靠近所述a板的一侧与所述a板的直线距离相等;

16、其中,所述“所述垫胶至少设置在相邻两所述子板区域之间的所述切割区域”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相对靠近所述a板设置,且所述第三框胶位于所述a板与所述d板和所述e板之间距离的小于1/2处。

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母板胶,所述母板胶围绕所定义的全部所述子板区域设置。

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19、下基板;

20、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21、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

22、其中,所述上盖板的变形高度差小于0.6mm。

23、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母板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在框胶外临时形成相对第一框胶高度低的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该第三框胶的高度小于第一框胶的高度,且第三框胶设置在第一框胶的外侧,这样,让第一框胶与第三框胶以及面板内的ps之间形成平缓过渡的支撑面,当对面板进行切割时,该平缓过渡的支撑面可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容易漏光区域的下基板平整度得以修复,进而改善漏光缺陷,并有效的提升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均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子板区域的边缘位置处设置第一框胶”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之间,且所述第三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之间的垂直平分线上,其中,所述第一框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框胶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二框胶以及所述第三框胶均与所述切割区域的边缘线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胶与所述第三框胶之间设置有一间隙,且所述间隙的长度设置为4mm-1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相接触,且在所述第三框胶内添加导电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包括至少两个,且不同的所述第三框胶和所述第二框胶之间的直线距离不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盖板上定义一个以上的子板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子板区域外侧的切割区域”的步骤中,所述子板区域至少包括1个A板,以及位于所述A板短边侧的D板和E板,所述A板的面积大于所述D板与E板的面积之和,所述D板和所述E板靠近所述A板的一侧与所述A板的直线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母板胶,所述母板胶围绕所定义的全部所述子板区域设置。

1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子板区域的边缘位置处设置第一框胶”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之间,且所述第三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之间的垂直平分线上,其中,所述第一框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框胶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第二框胶以及第三框胶”的步骤中,所述第三框胶与所述第二框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二框胶以及所述第三框胶均与所述切割区域的边缘线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胶与所述第三框胶之间设置有一间隙,且所述间隙的长度设置为4mm-18mm。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凌举朱宏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