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44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及位于外壳内的第一流体存储单元、第二流体存储单元、循环管道、换热单元和风冷单元。第一流体存储单元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均设置于外壳上,并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第二流体存储单元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换热单元用于将第一流体存储单元中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流体存储单元,风冷单元用于对循环管道中的流体进行冷却,实现与外部设备进行热交换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热交换装置是一体化的结构,可以整体模块化安装,安装和连接方式都较为简单,可以集成到绝大多数需要装置中直接使用,且外壳内部的结构的形状和位置可以灵活设置,以避免流体渗漏、换热性能差及控温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因肥胖极易导致各种疾病产生从而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借助医疗器械来进行减肥、塑身越来越普遍,而其中无创的冷冻溶脂技术(cryolipolysis)尤其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2、冷冻溶脂是利用人体脂肪内的三酸甘油酯在特定的低温下转化成固体后结晶老化并进行天然的分解代谢,从而达到脂肪层变薄的目的。现有的冷冻溶脂装置根据制冷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冷冻溶脂装置,另一种为基于压缩机制冷的冷冻溶脂装置。这两种冷冻溶脂装置的施用器内部均需要液体来作为热量的传递介质,施用器内的热量必须迅速被热交换转移否则将无法正常制冷甚至过热损坏。

3、目前,为了与施用器进行热交换,通常是在冷冻溶脂装置的主机内分散布置储液池、液泵、管道及风冷单元等换热结构,由于冷冻溶脂装置的主机内还需要设置大量的电器元件或线缆等结构,导致这些换热结构的安装和连接特别复杂,容易产生管路液体渗漏的问题,故障率较高,且受限于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流体存储单元、第二流体存储单元、循环管道、换热单元和风冷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存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流体存储单元包括存储腔室及位于所述存储腔室内的若干换热鳍片,所述换热鳍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存储腔室的一侧,另一端向所述存储腔室的另一侧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鳍片沿预定方向间隔排布并相互穿插形成错位的梳齿状,使得所述存储腔室内的流体的流向为S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包括风冷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流体存储单元、第二流体存储单元、循环管道、换热单元和风冷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存储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流体存储单元包括存储腔室及位于所述存储腔室内的若干换热鳍片,所述换热鳍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存储腔室的一侧,另一端向所述存储腔室的另一侧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鳍片沿预定方向间隔排布并相互穿插形成错位的梳齿状,使得所述存储腔室内的流体的流向为s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包括风冷腔室及风扇,所述风冷腔室具有若干进风口和若干出风口,所述循环管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冷腔室内,所述风扇通过所述进风口向所述风冷腔室内吹风,所述出风口连通大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风冷腔室内的所述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轶忱周闯尚全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惟美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