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光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44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光信号,第一光信号是将第一伪随机码调制后得到的,接收第一目标信号,第一目标信号是第一光信号在光纤中被反射和/或散射的信号,基于第一目标信号生成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发送第二光信号,第二光信号是将第二伪随机码调制后得到的,接收第二目标信号,第二目标信号是第二光信号在光纤中被反射和/或散射的信号,基于第二目标信号和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生成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在测量距离增大的情况下保持高测量精度,兼顾了测量距离和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特别涉及一种光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介绍

1、在光通信
中,通常利用光纤来传输光信号。在光纤中的某些位置出现形变或者故障时,当光信号经过这些位置时会产生菲涅尔反射信号。如果菲涅尔反射信号叠加在入射光信号上,则会对接收侧光信号产生干扰,从而降低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导致误码。

2、在相关技术中,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检测光纤的形变或者故障位置。otdr是通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产生的后向瑞利散射信号和菲涅尔反射信号,获取光信号沿着光纤路径的瑞利散射系数以及菲涅尔反射系数,以此来确定光纤的形变或者故障位置。例如,在光纤的入口处发送光信号,光信号在光纤中经过后向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之后再次到达入口处。然后,在入口处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相关处理,以得到otdr曲线,进而基于otdr曲线所指示的瑞利散射系数以及菲涅尔反射系数,确定光纤的形变或者故障位置。

3、常用的otdr采用脉冲式测量方法,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光纤测量时,otdr的测量参数与光信号的脉冲宽度相关,测量参数包括动态范围和分辨率。其中,动态范围用于指示最大测量距离,分辨率用于指示形变或者故障位置的测量精度。随着常用的脉冲式光信号宽度的逐渐增大,otdr的最大测量距离逐渐增大,但是otdr的测量精度逐渐降低。因此,如何在测量距离增大的情况下,保持高测量精度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可以解决相关技术测量距离和测量精度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链路检测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在该方法中,发送端发送第一光信号,第一光信号是将第一伪随机码调制后得到的,接收第一目标信号,第一目标信号是第一光信号在光纤中被反射和/或散射的信号,基于第一目标信号生成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指示光纤的反射系数和/或散射系数。发送端还发送第二光信号,第二光信号是将第二伪随机码调制后得到的,第二伪随机码的码宽小于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接收第二目标信号,第二目标信号是第二光信号在光纤中被反射和/或散射的信号,基于第二目标信号和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生成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指示光纤的反射系数和/或散射系数。

3、可选地,发送端将第一伪随机码调制到光载波的相位,以得到第一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将第一光信号发送至接收端。

4、其中,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大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往返时延。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等于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乘以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周期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大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往返时延,便于后续在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内对第一相干检测电流信号进行初步相关处理和再次相关处理。

5、可选地,发送端通过脉冲幅度调制方式将第一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以得到第一光信号。当然,实际应用中,发送端还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将第一伪随机码进行调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6、基于上文描述,发送端通过光纤将第一光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纤存在形变或者故障的情况下,当第一光信号经过这些形变或者故障位置时会被反射,从而得到反射信号。如果光纤中杂质颗粒的尺寸小于第一光信号的波长,当第一光信号经过这些杂质颗粒时会被散射,从而得到散射信号。这样,发送端接收到的第一目标信号包括多路反射信号和/或散射信号。

7、其中,反射信号包括菲涅尔反射信号,散射信号包括后向瑞利散射信号。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反射信号和/或散射信号还可能包括其他的信号,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8、发送端基于第一目标信号和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生成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的码宽与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相等,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与第一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相同。

9、其中,第一参考伪随机码是发送端基于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和生成多项式确定的。另外,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与第一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10、可选地,发送端按照下述步骤(1)-(3),基于第一目标信号和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生成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

11、(1)对第一目标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得到第一相干检测电流信号。

12、发送端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之后,将第一本振光信号与第一目标信号进行相干混合,以得到相干混合后的第一目标信号,进而对相干混合后的第一目标信号进行光电检测,以得到第一相干检测电流信号。

13、(2)基于第一参考伪随机码,对第一相干检测电流信号进行初步相关处理,以得到第一起点时延,第一起点时延是指第一光信号从开始发送到第一光信号首次被反射和/或散射到发送端所经过的时长。

14、发送端基于第一参考伪随机码,按照循环处理方式对第一相干检测电流信号进行初步相关处理,以得到第一起点时延。其中,循环处理方式的第p次循环处理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5、a.按照第一步长对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的相位进行第p次移动,以得到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伪随机码。

16、在p等于1时,从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的起始位置开始,按照第一步长对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的相位进行第p次移动,得到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伪随机码。在p不等于1时,从第p-1次移动后的位置开始,按照第一步长对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的相位进行第p次移动,得到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伪随机码。

17、其中,第一步长是第一伪随机码码宽的一半。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步长还可能是其他的数值,例如,第一步长小于第一伪随机码码宽的一半,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18、b.通过频率为目标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将第一相干检测电流信号的直流部分过滤掉,以得到第一相干交流信号,将第一相干交流信号与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伪随机码相乘后再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得到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然后,对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中目标频率对应的电流值进行平方处理,以得到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光功率。

19、c.如果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光功率不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则继续执行循环处理方式的第p+1次循环处理过程。

20、d.如果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光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则将第一步长与p相乘,以得到第一起点时延。

21、本申请是通过循环的方式对第一相干检测电流信号进行初步相关处理,由于第一光信号经过光纤不同位置的反射和/或散射以得到多路信号,所以到达发送端的该多路信号对应的时延各不相同,因此,对第一参考伪随机码的相位进行第p次移动,得到的第p次移动对应的基准伪随机码可能与该多路信号中的任一路信号完全相关匹配。

22、另外,由于伪随机码具有自相关特性,第一相干交流信号中包括该多路信号的相关信息,发送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指示所述光纤的反射位置和所述反射位置对应的反射系数,和/或,所述光纤的散射位置和所述散射位置对应的散射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和所述第二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均大于光信号在所述光纤中的往返时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生成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包括: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和所述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生成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所述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和第二参考伪随机码,生成所述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之前,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伪随机码是将所述第一伪随机码和第三伪随机码进行模二相加后得到,所述第三伪随机码的码宽小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大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

9.一种光链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指示所述光纤的反射位置和所述反射位置对应的反射系数,和/或,所述光纤的散射位置和所述散射位置对应的散射系数。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和所述第二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均大于光信号在所述光纤中的往返时延。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13.如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15.如权利要求9-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伪随机码是将所述第一伪随机码和第三伪随机码进行模二相加后得到,所述第三伪随机码的码宽小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大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

17.一种光链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链路检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指示所述光纤的反射位置和所述反射位置对应的反射系数,和/或,所述光纤的散射位置和所述散射位置对应的散射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和所述第二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均大于光信号在所述光纤中的往返时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生成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包括: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和所述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生成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目标信号、所述第一光时域反射曲线和第二参考伪随机码,生成所述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之前,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伪随机码是将所述第一伪随机码和第三伪随机码进行模二相加后得到,所述第三伪随机码的码宽小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伪随机码的码长周期大于所述第一伪随机码的码宽。

9.一种光链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时域反射曲线指示所述光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