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31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包括可旋转底座、支架组件、地球模型、多轨道模型以及多个卫星组件;其中,地球模型和多轨道模型均通过支架组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可旋转底座上,并使多轨道模型的每个轨道平面均通过地心;地球模型与支架组件之间、多轨道模型与支架组件之间均采用转动连接;卫星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多轨道模型上,且与多轨道模型滑动连接。该演示模型采用机械式设计、拆装方便,无需额外动能,手动即可演示,且对演示者的技能、教学演示场地、环境等均无较高要求;且该模型的轨道还能够展示不同半长径、偏心率、轨道倾角以及轨道升交点赤经变化,利于教学演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卫星轨道演示,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1、卫星轨道一般采用“轨道六要素”的表述方式。定义上,六要素包含:(1)轨道半长径、(2)偏心率、(3)轨道倾角、(4)升交点赤经、(5)近地点幅角、(6)平近点角。其中,轨道半长径与偏心率决定了轨道的大小和形状;轨道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决定了轨道面在惯性空间中的指向;近地点幅角决定了卫星的近地点位置;平近点角决定了卫星当前时刻处于轨道上哪一具体位置。

2、由于轨道六要素本身的概念具有一定复杂性,需要教学者将抽象几何概念提炼、具象化,因此对教学者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空间几何想象能力。这对于航天领域的初学者、天文爱好者、中小学生等群体产生了一定门槛。因此,考虑设计一种简单可行、准确、可动手操作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

3、目前,现有的卫星轨道演示方法主要有三类:(1)二维透视绘图,常见于黑板板书;(2)三维动态软件,常见于专业卫星轨道仿真软件;(3)电动轨道模型。

4、然而,上述三类演示方法各存在一定局限。二维透视绘图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底座(10)、支架组件(20)、地球模型(30)、多轨道模型(40)以及多个卫星组件(5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底座(10)包括一基座(11)和一圆形转盘(1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的圆形上端口边缘还设置有旋转角度刻度盘(13),所述圆形转盘(12)的上端面还对应设置有角度指针(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底座(10)、支架组件(20)、地球模型(30)、多轨道模型(40)以及多个卫星组件(5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底座(10)包括一基座(11)和一圆形转盘(1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的圆形上端口边缘还设置有旋转角度刻度盘(13),所述圆形转盘(12)的上端面还对应设置有角度指针(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转盘(12)中心还设有一凸起结构(15),所述凸起结构(15)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穿过的位置周围,以对所述第一支架(21)进行垂直方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式多类地球卫星轨道演示模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陈思睿郭丹妮胡文华张炜胡慧超刘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零三五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