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特别涉及一种航天器舱板及航天器。
技术介绍
1、航天器热控系统和推进系统均可采用氨作为工作介质。热控系统采用液氨在环路热管中的热端气化吸热、冷端氨气冷凝放热,氨介质在热端和冷端之间循环气化和冷凝,实现对航天器的温度控制。推进系统采用氨作为推进剂。液氨存贮于贮箱内,当推力器需要工作时,贮箱内的液氨通过加热等方式气化为氨气,氨气通过推力器高速喷出,产生推力。
2、针对一些大功率高容积比组网卫星,航天器内的空间资源较为宝贵,需要各系统及单机尽可能采用节约空间的设计,由于能源和重量的严格设计约束,传统各分系统相互独立设计的方法,如推进系统需要热控系统的加热器和电源系统的能源资源进行独立加热,实现液态工质转变为气态工质,增加整星重量、功耗,而环路热管蒸发器收集的热量没有加以综合利用而是通过冷凝器直接耗散,这些都增加了卫星的设计成本,已不能满足新型卫星的对于能源、重量、成本等指标的严格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天器舱板及航天器,用于实现结构、热控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天器舱板还包括流体控制模块,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结构舱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箱和/或所述气容为扁平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结构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筋,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扁平结构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连接筋位于所述扁平结构内部,且所述连接筋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天器舱板还包括流体控制模块,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结构舱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箱和/或所述气容为扁平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结构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筋,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扁平结构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连接筋位于所述扁平结构内部,且所述连接筋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端包括集成于所述结构舱板内部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部设置有s型槽道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天器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箱和/或所述气容和/或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结构舱板通过增材制造方式一体成型;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雨,张锐,黄海,徐晓帆,马二瑞,胡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