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23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方,所述上模具包括依次装配的上固定板、上模板以及上模仁,所述下模具包括依次装配的下固定板、下模板以及下模仁,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一组支撑板,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内部形成模腔,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浇筑口,所述浇筑口与所述模腔连通,所述底板表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模腔的两侧面设置有侧面脱模机构,两个所述侧面脱模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模腔两侧,所述底板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具相连接的底部脱模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技术介绍

1、模具的一般定义: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注塑过程说明: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它由几组零件部分构成,这个组合内有成型模腔。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内,并在腔内冷却定型,然后上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制品从模腔顶出离开模具,最后模具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2、现有的模具产品在脱模时不够方便,在产品脱模时会导致产品无法脱离模具或者导致产品容易被拉坏,极其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产品在脱模时会导致产品无法脱离模具或者导致产品容易被拉坏,极其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方,所述上模具包括依次装配的上固定板、上模板以及上模仁,所述下模具包括依次装配的下固定板、下模板以及下模仁,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一组支撑板,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内部形成模腔,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浇筑口,所述浇筑口与所述模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模腔的两侧面设置有侧面脱模机构,两个所述侧面脱模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模腔两侧,所述底板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具相连接的底部脱模机构;所述底部脱模机构包括设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方,所述上模具包括依次装配的上固定板、上模板以及上模仁,所述下模具包括依次装配的下固定板、下模板以及下模仁,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一组支撑板,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内部形成模腔,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浇筑口,所述浇筑口与所述模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模腔的两侧面设置有侧面脱模机构,两个所述侧面脱模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模腔两侧,所述底板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具相连接的底部脱模机构;所述底部脱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中间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下固定板并连接有呈交叉分布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以及第四推板,所述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以及所述第四推板上表面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下模仁内的若干根顶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以及所述第四推板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第二推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推板与所述第四推板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从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至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