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及升降秋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21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技术涉及秋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及升降秋千,该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结构,包括遮挡部和调节部,其中,遮挡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与秋千的连接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并对该连接结构形成包覆状,该调节部设置于遮挡部背离第一容纳槽方向的外侧,与第一容纳槽相连通,其远离遮挡部方向设置有延伸端,且该延伸端可相对调节部的中心收缩或张开;辅助件,与调节部可旋转连接,当辅助件正转或反转时,驱动调节部的延伸端收缩或张开,实现防护结构的锁紧与放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及升降秋千,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稳定性高且易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秋千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及升降秋千


技术介绍

1、秋千是一种游戏用具,通过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该设备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因而深受人们喜爱。随着人们对游戏用具的需求多样化,可升降秋千应运而生。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可升降秋千调节装置的连接结构呈裸露状,由于连接结构与秋千支架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用户在进行调节操作时,存在夹手风险,安全性较低;并且,调节结构与秋千支架之间通常为活动连接,使得秋千存在摇晃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用于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

2、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升降秋千。

3、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用以对秋千裸露的连接结构形成防护,包括:

4、防护结构,包括遮挡部和调节部,其中,遮挡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与秋千的连接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并对该连接结构形成包覆状,该调节部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用以对秋千裸露的连接结构(300)形成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120)为中空结构,其竖直方向设置有开口槽(122),以使延伸端(121)可相对调节部(120)的中心收缩或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120)与所述辅助件(200)为螺纹连接,其中,调节部(120)的靠近遮挡部(110)方向设置有螺纹端(123),辅助件(200)为中空结构,其内壁设置有与螺纹端(123)形成螺纹配合的螺纹槽(210),当辅助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用以对秋千裸露的连接结构(300)形成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120)为中空结构,其竖直方向设置有开口槽(122),以使延伸端(121)可相对调节部(120)的中心收缩或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120)与所述辅助件(200)为螺纹连接,其中,调节部(120)的靠近遮挡部(110)方向设置有螺纹端(123),辅助件(200)为中空结构,其内壁设置有与螺纹端(123)形成螺纹配合的螺纹槽(210),当辅助件(200)正转或反转时,该开口槽(122)进行闭合或张开,以使调节部(120)的延伸端(121)收缩或张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秋千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1)开口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容纳槽(112),用以容置秋千的连接结构(300)的延伸部(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顺周群峰忻忠威陈咏梅王水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基盛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