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攀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93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攀爬架,其包括支撑平台和沿该支撑平台周向均匀固设的至少三根支撑竖杆,各支撑竖杆的上端分别向内聚拢并连接于支撑平台的上方,而各支撑竖杆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平台的下方;各支撑竖杆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支撑竖杆之间沿支撑竖杆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根横向的爬杆,同时至少有另一根支撑竖杆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个踏板或者踏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攀爬架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上述攀爬,丰富了攀爬架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且支撑竖杆的安装结构牢固,能有效提升儿童攀爬的安全性。

Climbing frame for childre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hild climb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form and the support platform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uniform fixed at least three supporting vertical rod at the upper end of each vertical suppor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inward to gather and above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suppor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supported on the bottom support platform; the supporting vertical rod, at least between the supporting vertical rod of a pair of adjacent intervals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supporting vertical rod are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transverse pole climbing, and at least one other support vertical bars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interval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edals or pedal ring.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climbing frame can be the climbing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to enrich the climbing frame interesting and entertaining and supporting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the vertical pole firm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children clim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攀爬架
本技术涉及儿童娱乐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攀爬架。
技术介绍
攀爬是儿童喜欢的户外活动项目之一,一般在游乐场、公园以及小区中均设置有供儿童玩耍的攀爬架。传统的攀爬架结构较简单,如申请号为201320081330.9(授权公告号为CN2030606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户外儿童滑梯的上行爬梯,包括两块弧形板、位于弧形板上方的上连接块、位于弧形板下方的下连接块以及间隔设置在两块弧形板之间的爬杆。该种爬梯不仅娱乐形式单一,而且儿童在攀爬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申请号为201110434311.5(申请公布号为CN10315722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童健身架,该专利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对攀爬中的儿童进行保护,但是该种儿童健身架本身还是只有一种攀爬方式,儿童玩耍几次后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安全且攀爬方式多样的儿童攀爬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和沿该支撑平台周向均匀固设的至少三根支撑竖杆,各支撑竖杆的上端分别向内聚拢并连接于支撑平台的上方,而各支撑竖杆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平台的下方;各支撑竖杆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支撑竖杆之间沿支撑竖杆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个横向的爬杆,同时至少有另一根支撑竖杆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个踏板或者踏环。作为优选,至少有另一根所述支撑竖杆上设置有上述踏板,而再另一根所述支撑竖杆上设置有上述踏环,各踏环均呈圆弧状,且各踏环的两端分别上下固定在其所在支撑竖杆的一侧。从而进一步丰富该儿童攀爬架的攀爬方式。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踏环分别设置在上述支撑竖杆的两侧。从而便于儿童进行攀爬。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分别设置在一对相邻的支撑竖杆上,且两支撑竖杆上的踏板左右错位设置。这样能便于儿童的双脚一上一下进行攀爬。作为优选,所述爬杆、踏板以及踏环沿支撑平台外周依次间隔设置。不仅能避免爬杆、踏板以及踏环在安装时相互干扰,而且能给攀爬者留有足够的攀爬空间,能实现多人同时攀爬。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平台的外形为正多边形,其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一中央竖杆,各所述支撑竖杆的上端呈圆弧弯曲向该中央竖杆的上端部聚拢,且各支撑竖杆的上端部分别通过一固定盘与中央竖杆连接。从而使得该攀爬架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进一步,所述固定盘包括盘面和固定在该盘面底部中心处的连接柱;各所述支撑竖杆的上端部的顶面拼合形成一连接平面,所述盘面盖设在该连接平面上,并分别通过紧固件与各支撑竖杆的上端固定;所述中央竖杆为中空管,所述连接柱插入在该中央竖杆的上端口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为使各支撑竖杆的下端能更加稳固地支撑该支撑平台,优选地,各所述支撑竖杆中,其中一根支撑竖杆的下端向外弯折并水平延伸,与该支撑竖杆相邻的两根支撑竖杆中,其中一根的下端同样向外弯折并水平延伸,且其端部通过一连接横杆与上述支撑竖杆连接形成支撑支架,而另一根的下端与上述支撑竖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横杆。为使支撑支架的结构更加稳固,优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中,各支撑竖杆的下端的竖直处与水平处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支撑斜杆,且两支撑竖杆的竖直处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横杆。为使各支撑竖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横杆接近各支撑竖杆的弯折处,而所述第二支撑横杆接近所述支撑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支撑竖杆之间设有爬杆,同时至少有另一根支撑竖杆上设有踏板或者踏环,可见,本技术的攀爬架至少可通过两种攀爬方式进行上下攀爬,即通过爬杆、踏板或踏环,与现有技术相比,丰富了攀爬架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此外,该攀爬架中,支撑竖杆的上端分别向内聚拢并连接于支撑平台的上方,从而使得支撑竖杆的安装结构更加牢固,能有效提升儿童攀爬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儿童攀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儿童攀爬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实例1中攀爬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实例2中攀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儿童攀爬架,包括支撑平台1和沿该支撑平台1周向均匀布设的多根支撑竖杆2,各支撑竖杆2的上端分别向内聚拢并连接于支撑平台1的上方,而各支撑竖杆2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平台1的下方。为使该儿童攀爬架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的外形为正八边形,其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一中央竖杆6,各支撑竖杆2的上端呈圆弧弯曲并向该中央竖杆6的上端部聚拢,且各支撑竖杆2的上端部分别通过一固定盘7与中央竖杆6连接。具体地,该固定盘7包括盘面71和固定在该盘面71底部中心处的连接柱72,并且各支撑竖杆2的上端部的顶面拼合形成一连接平面20,盘面71盖设在该连接平面20上,并分别通过紧固件与各支撑竖杆2的上端固定。上述中央竖杆6为中空管,连接柱72插入在该中央竖杆6的上端口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这样不仅能使各支撑竖杆2稳固地安装固定,并且能使该攀爬架的外观较美观。此外,上述各支撑竖杆2中,至少其中一根支撑竖杆2的下端向外弯折并水平延伸,与该支撑竖杆2相邻的两根支撑竖杆2中,其中一根的下端同样向外弯折并水平延伸,且其端部通过一连接横杆81与上述支撑竖杆2连接形成支撑支架8,而另一根的下端与上述支撑竖杆2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横杆33。上述支撑支架8中,各支撑竖杆2的下端的竖直处与水平处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支撑斜杆82,且两支撑竖杆2的竖直处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横杆32。进一步,第一支撑横杆33接近各支撑竖杆2的弯折处,而第二支撑横杆32接近支撑平台1。支撑支架8的设置,能使各支撑竖杆2的下端更好地支撑上述支撑平台1,上述支撑斜杆82能使该支撑支架8的结构更加牢固,而第一支撑横杆33、第二支撑横杆32的设置能使各支撑竖杆2下端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竖杆2为八根,各支撑竖杆2分别固定于支撑平台1外侧面的弯折处,其中五根支撑竖杆2分别为两根第一支撑竖杆21,两根第二支撑竖杆22以及一根第三支撑竖杆23。上述两根第一支撑竖杆21相邻设置,两第一支撑竖杆21之间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根横向的爬杆31,玩耍时,儿童可通过该爬杆31上下攀爬。另外,该多根爬杆31中,其中一根爬杆31可同时作为第一支撑横杆33,另一根爬杆31可同时作为第二支撑横杆32。上述两根第二支撑竖杆22相邻设置,两第二支撑竖杆22上分别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个踏板4,并且两第二支撑竖杆22上的踏板4左右错位设置,以便于儿童的双脚一上一下进行攀爬。上述第三支撑竖杆23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个踏环5,各踏环5均呈圆弧状,且各踏环5的两端分别上下固定在第三支撑竖杆23的一侧。进一步,为便于儿童攀爬,相邻的踏环5分别设置在上述支撑竖杆2的两侧,并且,位于最下方的两根踏环5相对设置,以便于儿童开始攀爬时双脚同时放置在最下方的两根踏环5上,而其余踏环5上下错位设置,以便于儿童攀爬。本技术中的儿童攀爬架可应用于多种具体装置中,下面通过应用实例1和应用实例2对该儿童攀爬架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儿童攀爬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和沿该支撑平台(1)周向均匀固设的至少三根支撑竖杆(2),各支撑竖杆(2)的上端分别向内聚拢并连接于支撑平台(1)的上方,而各支撑竖杆(2)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平台(1)的下方;各支撑竖杆(2)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支撑竖杆(2)之间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根横向的爬杆(31),同时至少有另一根支撑竖杆(2)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个踏板(4)或者踏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和沿该支撑平台(1)周向均匀固设的至少三根支撑竖杆(2),各支撑竖杆(2)的上端分别向内聚拢并连接于支撑平台(1)的上方,而各支撑竖杆(2)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平台(1)的下方;各支撑竖杆(2)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支撑竖杆(2)之间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根横向的爬杆(31),同时至少有另一根支撑竖杆(2)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均设有多个踏板(4)或者踏环(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至少有另一根所述支撑竖杆(2)上设置有上述踏板(4),而再另一根所述支撑竖杆(2)上设置有上述踏环(5),各踏环(5)均呈圆弧状,且各踏环(5)的两端分别上下固定在其所在支撑竖杆(2)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踏环(5)分别设置在上述支撑竖杆(2)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4)分别设置在一对相邻的支撑竖杆(2)上,且两支撑竖杆(2)上的踏板(4)左右错位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杆(31)、踏板(4)以及踏环(5)沿支撑平台(1)外周依次间隔设置。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攀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外形为正多边形,其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一中央竖杆(6),各所述支撑竖杆(2)的上端呈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顺汪林涛王水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基盛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