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
技术介绍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为了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通常在充电插头处设置防护机构,虽然现有的充电桩都设置了插头防护机构,但是充电桩插头还是露在充电桩外侧,长时间受太阳直射容易产生老化现象,且现有的充电桩人机交互结构是常亮设置,虽然方便了正常使用,但是不利于节能环保。
2、现有专利(cn217455718u)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该设计的装置虽然丰富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使用功能,避免用户长时间暴晒或下雨淋湿,但是该设计的装置对于充电枪没有做到封闭式的保护设计,使得充电枪仍旧存在防护不到位的缺点,同时对人机交互的设计不具备一定的智能化设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8),所述柜体(1)的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人机交互屏(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器(23),所述充电枪(12)和压力感应器(23)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位于滑槽(16)之间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8),所述柜体(1)的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人机交互屏(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器(23),所述充电枪(12)和压力感应器(23)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位于滑槽(16)之间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和盖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23)和气缸(14)相互控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两端且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西,
申请(专利权)人:威尔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