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棉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混棉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自动混棉机,虽有多种型式,优缺点各异,但从工作原理上总体可以分为特吕茨施勒方式和立达方式两类,特吕茨施勒方式和立达方式的自动混棉机都存在着挂棉、夹棉、堵塞、棉量不足、供棉不稳、效率不高、混合均匀度不理想、易故障难保养等问题,还特别存在不能适应品种和量产变化工艺的调整,机仓、台数多了,产能浪费,空间占用闲置,少了则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混棉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混棉质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混棉机,包括:
4、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进料口、集棉风机和送棉管,所述送棉管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集棉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集棉风机用于吹送所述进料口处的棉花;
5、混棉单元,所述混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分布的棉仓,每个所述棉仓的上方都设置有一个入棉管,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入棉管通过连接弯头连通;所述棉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储棉仓、给棉罗拉、开松打手和棉道,所述入棉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储棉仓相通的掉棉口,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棉仓的两个所述棉道连通,全部所述棉道形成总棉道;不同所述棉仓中的所述给棉罗拉的转速不同,不同所述棉仓中的所述开松打手的转速不同;
6、集尘罩,所述集尘罩设置在全部所述入棉管的上方,且每个所述入棉管的
7、出棉斗,所述出棉斗的进料端与所述总棉道的出棉端连通,所述出棉斗上设置有出棉口,所述送棉管的另一端与靠近所述出棉斗的所述入棉管的一端连通,且所述送棉管和全部所述入棉管形成送棉通道。
8、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每个所述棉仓中都设置有传动轴和两个所述给棉罗拉,每个所述给棉罗拉都与所述传动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主动链轮与相邻的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一个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10、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每个所述开松打手的转轴上都设置有从动带轮,且不同所述开松打手上的所述从动带轮的直径不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带轮,传动带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全部所述从动带轮上。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12、优选的,所述给棉罗拉沿周向均匀设置有6个送棉爪。
13、优选的,所述开松打手的主体呈矩形柱状,且所述主体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主体的周向的四个棱边上分别固设有一个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主体的侧壁的夹角为135°,每个所述刀片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都设置有多个t型齿。
14、优选的,所述棉仓的侧壁上设置有掉棉观察口、排风口和棉道观察口,所述掉棉观察口位于所述掉棉口下方,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网,所述棉道观察口位于所述棉道一侧。
15、优选的,所述棉仓上还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检修门。
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7、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混棉机通过使不同的棉仓中的给棉罗拉的转速不同,不同的棉仓中的开松打手的转速不同,形成了棉花同时进而不同时出的效果,能够实现开松后的前后交叉混合,提高了棉花的混合效果。
18、进一步的,开松打手的转速与同一棉仓中的给棉罗拉的转速呈正比,给棉罗拉的转速快,则开松打手的转速快,给棉罗拉的转速慢,则开松打手的转速慢,以保证棉花开松点的平均,纤维损伤率极小,棉结的增长率也基本为零。
19、进一步的,开松打手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刀片产生送棉风,将开松后的棉花通过棉道吹送出去,从而保证顺利出棉,出棉过程稳定、顺畅。
20、进一步的,棉花被送进入棉管中后,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如储棉仓中,不需耗费其它能源将棉花送入储棉仓中。
21、进一步的,进料口设置在自动混棉机的侧面,棉花由侧面喂入,且棉花竖直落入储棉仓中,形成一种横铺直取的高效送棉的效果;同时,进料口容易设置的更大,且相邻两个入棉管之间存在间隔,能够使得入棉顺畅,无挂棉、堵棉之虑。
22、进一步的,排风由上面的集尘罩排出,集尘罩位于上棉管的上方,故为上吸风方式,棉满时不会堵塞集尘罩与上棉管之间的通口,故风力不会变化,解决了吸风不稳的问题。
23、进一步的,由于集尘罩面积较小,管道集中,集尘效果显著,可提前去除细杂、飞尘、短绒,使更稳定质量。
24、进一步的,每个棉仓中设置有两个罗拉将棉花下夹,稳定、无故障之虑,而罗拉转速配置不同,形成同时进棉不同时出棉的前后交叉混合效果,除尘效果加倍。
25、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需要对棉仓的数量进行调整,还可以将棉仓模块化设计,有利于用户事前优选配置模块化,随意组合,可在制造方取得简单、易做、节省备料、不占空间、节约资金,亦可在使用中随其品种和产量的变化,随时进行增减适应性的改变契合,对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率以及节省机台成本一举多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每个所述棉仓中都设置有传动轴和两个所述给棉罗拉,每个所述给棉罗拉都与所述传动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主动链轮与相邻的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一个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每个所述开松打手的转轴上都设置有从动带轮,且不同所述开松打手上的所述从动带轮的直径不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带轮,传动带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全部所述从动带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棉罗拉沿周向均匀设置有6个送棉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棉仓的侧壁上设置有掉棉观察口、排风口和棉道观察口,所述掉棉观察口位于所述掉棉口下方,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网,所述棉道观察口位于所述棉道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棉仓上还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检修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每个所述棉仓中都设置有传动轴和两个所述给棉罗拉,每个所述给棉罗拉都与所述传动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主动链轮与相邻的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一个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每个所述开松打手的转轴上都设置有从动带轮,且不同所述开松打手上的所述从动带轮的直径不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带轮,传动带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全部所述从动带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金大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