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88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准备;步骤2,桩点定位;步骤3,静压引孔,在桩点位置打设静压桩孔;步骤4,振冲粗粒土挤密扩孔,往静压桩孔中加入粗粒土填料,在深层地基振冲形成卵石扩孔结构,挤密地基土;步骤5,分层击实卵石回填,将砂石料分层回填至静压桩孔,形成砂石挤密桩,砂石挤密桩分层局部扩大;步骤6,卵石回填分层注浆;步骤7,静压沉桩;本发明专利技术集预制管桩、回填挤密桩优势于一体,能够在黄土等疏松土场地形成一种下部为卵石挤密注浆桩,上部为空心预制管桩,桩径呈局部扩径,上细下粗的桩基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地基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静压成孔振冲击实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


技术介绍

1、黄土等疏松土地基具有显著的低承载力与欠压密特性。近年来,黄土等疏松土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工程建设项目,为该类地基处理技术积攒了诸多经验,总结了诸如换土垫层法、灰土挤密桩法、强夯法、灌注桩法、预浸水法等地基处理技术。随着上述方法被广泛应用至黄土等疏松土工程场地,各种方法的局限性也相继显现。例如换土垫层法处理深度有限,对下卧层土体承载力要求较高;灰土挤密桩法易引起土地碱性化,且不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施工噪音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灌注桩法桩径通常较小且单桩承载力较低;预浸水法施工工期长、施工成本高,造成浅层土体强度降低。

2、静压预制桩法是我国东南沿海处理软弱地基的常用地基处理技术之一,该方法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桩身质量可控、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工效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受制于黄土等疏松土地基干硬特点,预制桩在打设过程中桩周摩阻力较大,致使预制桩打设难度较大且打设深度受限,造成预制桩难以在疏松干硬土场地得到广泛应用。p>

3、鉴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准备包括划定施工范围、清除障碍物并平整场地、控制网测设和设置坐标及高程控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点定位包括依据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轴线放样、标定桩点位置和对桩点位置进行复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桩孔(1)的直径小于空心预制管桩(5)的直径50mm至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准备包括划定施工范围、清除障碍物并平整场地、控制网测设和设置坐标及高程控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点定位包括依据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轴线放样、标定桩点位置和对桩点位置进行复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桩孔(1)的直径小于空心预制管桩(5)的直径50mm至100mm,静压桩孔(1)的深度等于空心预制管桩(5)的设计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术,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挤密实度或锤击数控制砂石挤密桩(6)扩径,使砂石挤密桩(6)分层局部扩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成孔振冲击实砂卵石扩径注浆与静压桩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生俊马晓武吴江邵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