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面罩及头戴式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面罩及头戴式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88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罩及头戴式电子设备,属于头戴式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和液冷管路;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循环泵均设置于所述面罩本体上,所述液冷管路设于所述面罩本体,所述换热器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液冷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液冷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液冷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用于驱动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管路与所述换热器内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头戴式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面罩及头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渐满足人们对视觉体验的追求。vr、ar等设备通常配备头戴式电子设备,头戴式电子设备能够解放人们的双手,降低对屏幕的依赖,同时能够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

2、相关技术中,头戴式电子设备通常包括设备主体和面罩,设备主体与面罩相连接。头戴式电子设备在佩戴时,用户的面部皮肤与面罩直接接触。由于面罩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面罩与用户的皮肤之间可形成密闭性空间,用户的眼睛以及眼部部分周围至于密闭空间内。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眼部位置发生漏光的风险,从而提高了视觉体验。

3、然而,由于设备主体以及用户自身产生的热量均会造成密闭空间的温度升高,因此可使得用户面部温度升高,致使用户出现闷热的情况。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头戴式电子设备的佩戴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罩及头戴式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头戴式电子设备与人体面部皮肤密闭导致的闷热,致使佩戴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罩,包括:

4、面罩本体;

5、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和液冷管路;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循环泵均设置于所述面罩本体上,所述液冷管路设于所述面罩本体,所述换热器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液冷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液冷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液冷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用于驱动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管路与所述换热器内流动。

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的面罩,所述面罩的面罩本体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接。

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面罩本体上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和液冷管路,循环泵能够驱动冷却液在液冷管路与换热器内流动。换热器的出液口流出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冷却液在液冷管道内流动,故而与面罩本体发生换热,从而快速降低面罩本体的温度,吸热后的冷却液温度升高,经由进液口回流至换热器进行再次换热。本申请公开面罩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能够吸收热量,从而为用户营造制冷环境,使得用户面部温度降低,避免用户出现闷热的情况,进而使得头戴式电子设备的佩戴体验感较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00)还包括散热部(240),所述散热部(240)与所述换热器(2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240)包括散热器(241)和热电制冷器(242),所述热电制冷器(242)的冷端与所述换热器(210)相连接,所述热电制冷器(242)的热端与所述散热器(24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240)还包括导热界面层(243),所述导热界面层(243)设置于所述热电制冷器(242)的冷端与所述换热器(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00)具有第一侧面(103)、第二侧面(104)、第三侧面(101)和第四侧面(102),所述第一侧面(103)与所述第二侧面(104)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101)和所述第四侧面(1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03)朝向所述面罩的近眼侧,所述第三侧面(101)和所述第四侧面(102)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03)和所述第二侧面(104)之间;所述第三侧面(101)围合形成所述面罩的视窗,所述第四侧面(102)环绕于所述第三侧面(101)的外侧;所述液冷管路(230)设于所述第一侧面(103)、所述第三侧面(101)和所述第四侧面(102)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230)包括出液段(231)、回液段(232)、第一连通段(233)和第二连通段(234);所述出液段(231)和所述回液段(232)均设置于所述第四侧面(102);所述出液段(231)与所述出液口(211)相连通,所述回液段(232)与所述进液口(21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00)包括支撑基体(110)和包材(120),所述支撑基体(110)的表面开设有嵌入槽(111),所述液冷管路(23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嵌入槽(111)内,所述嵌入槽(111)的延伸轨迹与所述液冷管路(230)的延伸轨迹相同,所述包材(120)覆盖所述支撑基体(110)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00)包括支撑基体(110)和包材(120),所述包材(120)覆盖所述支撑基体(110)的表面,所述支撑基体(110)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112),所述包材(120)封盖所述容纳槽(112)的槽口,所述换热器(210)和所述循环泵(220)均位于所述容纳槽(1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00)还包括供电器(300),所述供电器(300)设置于所述面罩本体(100)上,所述供电器(300)分别与所述循环泵(220)和所述散热部(240)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器(300)包括电路板(310)、充电插座(320)和电池(330),所述电池(330)和所述充电插座(320)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310),且均与所述电路板(310)电连接,所述循环泵(220)和所述散热部(240)均与所述电路板(310)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00)包括支撑基体(110)和包材(120),所述液冷管路(230)设置于所述支撑基体(110),所述包材(120)覆盖所述支撑基体(110)的表面;所述支撑基体(110)包括底架(113)、缓冲层(114)和导热层(115),所述导热层(115)位于所述缓冲层(114)与所述底架(113)之间。

12.一种头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所述面罩的面罩本体(100)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00)还包括散热部(240),所述散热部(240)与所述换热器(2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240)包括散热器(241)和热电制冷器(242),所述热电制冷器(242)的冷端与所述换热器(210)相连接,所述热电制冷器(242)的热端与所述散热器(24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240)还包括导热界面层(243),所述导热界面层(243)设置于所述热电制冷器(242)的冷端与所述换热器(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00)具有第一侧面(103)、第二侧面(104)、第三侧面(101)和第四侧面(102),所述第一侧面(103)与所述第二侧面(104)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101)和所述第四侧面(1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03)朝向所述面罩的近眼侧,所述第三侧面(101)和所述第四侧面(102)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03)和所述第二侧面(104)之间;所述第三侧面(101)围合形成所述面罩的视窗,所述第四侧面(102)环绕于所述第三侧面(101)的外侧;所述液冷管路(230)设于所述第一侧面(103)、所述第三侧面(101)和所述第四侧面(102)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230)包括出液段(231)、回液段(232)、第一连通段(233)和第二连通段(234);所述出液段(231)和所述回液段(232)均设置于所述第四侧面(102);所述出液段(231)与所述出液口(211)相连通,所述回液段(232)与所述进液口(21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00)包括支撑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张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