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小纳米颗粒超晶格膜及组装方法与其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3183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的贵金属小纳米颗粒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的超晶格组装方法,其是在液‑空界面进行自组装使小纳米颗粒形成单层有序的超晶格膜。通过优化处理调整单层膜的晶面间距实现热点的增强并且将单位面积内热点密度最大化,以此利用该基底进行SERS检测。这种基底使得小颗粒SERS基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均一性,还在尺寸和纳米颗粒的种类选择上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贵金属小纳米颗粒超晶格膜及其组装方法并将其作为sers基底在sers检测中应用,属于sers基底新材料以及sers分析检测。


技术介绍

1、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基于纳米结构表面的增强效应,能够显著提高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从而实现对微量分析物的高灵敏度检测。ser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是一种强大的快速分析工具。其中sers信号的均一性和灵敏性研究是当今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而15nm以内的小贵金属纳米颗粒由于较差的增强效果,更是鲜有人将其应用于sers基底。

2、目前,传统方法通常是通过随机分散的方式将纳米颗粒滴加到基底上,导致纳米颗粒之间的排列不规则,形成不均匀的热点分布,导致sers信号的均一性较差,同时这种不均匀性会导致sers信号的强度和分布不一致,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

3、其次,小于15纳米的小贵金属纳米颗粒在传统意义上增强效果较弱,限制了其在sers应用。当前常用的sers基底贵金属纳米颗粒通常在55纳米左右的金、银纳米颗粒(aunps,ag np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贵金属小纳米颗粒超晶格膜的组装方法,包括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纳米颗粒与甲苯或正己烷体积比2-10:1,优选4-8:1;所述配体在甲苯或正己烷溶液中的体积占比0.005%-0.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处理是指将单层超晶格膜转移到乙醇溶液界面上,等待1-10s完成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甲苯溶液注入到二乙二醇界面上方,形成液-空界面,自然蒸发1-6h生成单层超晶格膜,将单层超晶格膜转移到乙醇溶液界面上等待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贵金属小纳米颗粒超晶格膜的组装方法,包括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纳米颗粒与甲苯或正己烷体积比2-10:1,优选4-8:1;所述配体在甲苯或正己烷溶液中的体积占比0.005%-0.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处理是指将单层超晶格膜转移到乙醇溶液界面上,等待1-10s完成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甲苯溶液注入到二乙二醇界面上方,形成液-空界面,自然蒸发1-6h生成单层超晶格膜,将单层超晶格膜转移到乙醇溶液界面上等待1-10s。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反应器皿中,将1毫升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甲苯溶液注入到1-5毫升二乙二醇界面上方,形成液-空界面,通过调节反应器皿的敞口大小控制蒸发速度,自然蒸发2-5h生成单层超晶格膜,将单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良保姚畅林东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