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极片、二次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2、随着对二次电池研究的不断深入,二次电池的性能不断提高。但是电池的快充性能和循环性能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位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之上的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包括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外围;所述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大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
2、上述负极极片中,通过对负极活性层进行设计,在负极活性层中引入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聚合物链可以为锂离子的传输提供通道,可以促进锂离子朝向负极活性层的内部传输,进而可以降低极片厚度方向的浓差极化,提升电池的快充性能。同时,在负极活性层中,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大于边缘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这样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位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之上的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包括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外围;所述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大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4%~1.5%;和/或,所述边缘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5%~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位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之上的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包括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外围;所述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大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4%~1.5%;和/或,所述边缘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5%~1%;和/或,所述边缘区域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0.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分子链包括线性结构;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5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盐类聚合物中碱金属的质量百分数为3%~8.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盐类聚合物中碱金属的质量百分数为5%~7.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盐类聚合物包括丙烯酸碱金属盐类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相接触的极耳区和活性区,所述负极活性层位于所述活性区;在沿所述极耳区至所述活性区的方向上,所述负极活性层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活性部、第二活性部以及第三活性部;所述第一活性部、所述第二活性部以及所述第三活性部中碱金属盐类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w1、w2以及w3,其中w2>w1,w2>w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0≤w1≤0.8%;和/或,0.4%≤w2≤1.5%;和/或,0≤w3≤0.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0≤w1≤0.5%;和/或,0.5%≤w2≤1%;和/或,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从酥,裴振兴,李晓伟,冯念云,陈雪芳,刘江,杨丽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