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多谐波源间相互影响与电能质量最优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490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多谐波源间相互影响与电能质量动态最优控制的方法。针对智能电网中多电源间的谐振及谐波放大的现象以及谐波所具有的多样性、衰减性、相关性等特点,提出将电流考虑为电压畸变率的函数,根据谐波源的特性调整电流约束电压畸变率,基于电流动态规划的模型从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保护方面确定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的最优分布,消除谐波叠加和电压波动,以达到系统性能的优化,取得期望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有效改善智能电网谐波污染,为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所需电能质量,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冶金企业、电力机车、航空船舶等领域,带动全社会的产业升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多谐波源间相互影响与电能质量动态最优控制的方法。确定 了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的最优分布,消除谐波叠加和电压波动,以达到系统性能的优化,取得 期望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将有效改善智能电网谐波污染,为 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所 需电能质量,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于冶金企业、电力机车、航空船舶等领域,带动全社 会的产业升级。
技术介绍
随着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以及客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逐 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分散式电源不断增加,满足智能电网“绿色电力”、“节能减排”的目 标。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和电能质量调节装置渗透在配电系统基础设施中,带来严重的 谐波污染,特别是多逆变器装置存在交互耦合影响等情况,将造成谐波放大,损坏电力设 备,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智能电网中许多类型电源(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输入和内燃机、储能系统、有 源滤波装置等多种能源转换单元等)运行不确定性强,具有间隙性、复杂性、多样性、不稳 定性的特点,其电能质量特征与传统电力系统有很大差异。传统的电能质量优化配置没有 考虑智能电网中多种电源间的谐振及谐波放大的相互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网多谐波源间相互影响与电能质量动态最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多谐波源间谐振、谐波放大的现象以及谐波所具有的多样性、衰减性、相关性等特点;将电流考虑为电压畸变率的函数,根据谐波源的特性调整电流约束电压畸变率,基于电流动态规划的模型从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保护方面控制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的最优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向阳徐林菊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