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170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4
本技术涉及篷布生产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两侧下部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两侧下部均竖向安装有第一输料辊,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两侧上部均竖向加设有第二输料辊,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均竖向安装有第三输料辊,所述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的内腔四周环形加设有电加热杆。该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通过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带动篷布进行移动,同时电加热杆对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进行加热升温,采用此种方式,可通过传送结构对篷布的外表面进行加热烘干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篷布生产加工,具体为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1、篷布(或称防水布)是一种高强度、具有良好韧性及柔软程度的防水材料,常被用作带聚氨酯涂层的涤纶或制作成聚乙烯类塑料。篷布通常在角部或边缘有坚固的索环,以方便用来穿绳索捆绑、悬挂或覆盖,篷布通常分粗篷布和细篷布两大类,粗篷布又称篷盖布,织物坚牢耐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用于汽车运输和露天仓库的遮盖以及野外搭帐篷,细篷布经纬纱用于制作。篷布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在清洗脱水完毕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2、常见的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将篷布放置于烘干装置的内部后,烘干装置内部对应位置上加设的加热结构通电启动,使得烘干装置的内部温度提升,从而对篷布中的水分进行蒸发,使得篷布进行烘干处理,此为常见的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结构及使用方式。传统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将篷布叠放在烘箱内的输送机构上,导致篷布上被覆盖住的地方并未完全烘干,从而导致篷布的烘干效果较差的现象发生。而部分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则通过传送结构(如传动带)与升降结构(如电控推杆)相连接,篷布能够呈蛇形放置在高低交错的传送机构上,使篷布在箱体内不会出现交叠的情况。但此种方式,由于需要通过多组传送结构(如传动带)来进行,使得篷布的表面会与多组传送结构(如传动带)表面相贴合,而篷布的烘干效果由停留在烘干装置的内部时间与热空气或加热结构的接触时间成正比的,篷布的表面与多组传送结构(如传动带)表面相贴合时,同时会导致篷布与传送结构的贴合面无法进行充分烘干,烘干效果差的现象发生。为此提出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两侧下部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两侧下部均竖向安装有第一输料辊,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两侧上部均竖向加设有第二输料辊,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均竖向安装有第三输料辊,所述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的内腔四周环形加设有电加热杆。通过装置壳体的进料口将篷布导入,并被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带动篷布进行移动,同时电加热杆对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进行加热升温,从而在输送篷布的过程中,对篷布进行加热烘干处理。

5、第二方面,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前端两侧、中心位置两侧以及中心位置均纵向安装有蓄电箱,且内部均加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出电端安装有导线,且导线的底端均与对应的电加热杆供电端相连接。蓄电箱对蓄电池提供防护,同时蓄电池通过导线对对应的电加热杆进行供电处理,从而使得电加热杆进行加热升温。

6、第三方面,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两侧均纵向安装有支撑块,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前端中心位置纵向加设有l形支撑板,且l形支撑板的顶部纵向安装有热风机,且热风机的顶部出风端连通有分流导管,所述分流导管的多组出风端均贯穿装置壳体的外壁向内延伸,并连通有热风喷管,且热风喷管均安装在装置壳体的内腔对应位置上。热风机吸入外界的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再将热空气通过分流导管导入热风喷管的内部,并通过热风喷管外表面开设的孔洞喷出,从而对经过的篷布进行烘干处理。

7、第四方面,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降温冷却箱,所述降温冷却箱的两侧开设的出液端与进液端均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对应端分别连通有导管。两组水泵分别通过导管将冷却水抽出和输入,并通过降温冷却箱对升温后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处理,从而实现冷却水循环使用。

8、第五方面,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两侧中心位置上部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的外端相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出液孔的内端竖向安装有弧形导液板。水滴滴落在弧形导液板的顶部,并沿着弧形导液板滑动,通过出液孔后进入对应的储液箱内部进行存储,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在篷布上,造成烘干效果差的现象发生。

9、第六方面,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顶部横向加设有换热板,且换热板的底部为中间高两侧低弧形设计,所述换热板的两侧进液端与出液端分别与对应的水泵上导管对应端相通连接,且换热板的内腔中心位置及两侧均横向开设有换热孔。烘干过程中,篷布内部水分形成的水蒸气上升,并与换热板的底部相接触后,冷却水通过换热板的换热孔流动,进行换热,从而使得水蒸气在换热板的底部形成水滴,水滴向换热板的底部两侧进行流动。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通过装置壳体的进料口将篷布导入,并被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带动篷布进行移动,同时电加热杆对第一输料辊、第二输料辊以及第三输料辊进行加热升温,从而在输送篷布的过程中,对篷布进行加热烘干处理,采用此种方式,可通过传送结构对篷布的外表面进行加热烘干处理,从而提升了篷布的烘干效果,避免篷布与传送结构的贴合面无法进行充分烘干,烘干效果差的现象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两侧下部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两侧下部均竖向安装有第一输料辊(2),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两侧上部均竖向加设有第二输料辊(3),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均竖向安装有第三输料辊(4),所述第一输料辊(2)、第二输料辊(3)以及第三输料辊(4)的内腔四周环形加设有电加热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顶部前端两侧、中心位置两侧以及中心位置均纵向安装有蓄电箱,且内部均加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出电端安装有导线,且导线的底端均与对应的电加热杆(5)供电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两侧均纵向安装有支撑块,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前端中心位置纵向加设有L形支撑板,且L形支撑板的顶部纵向安装有热风机(6),且热风机(6)的顶部出风端连通有分流导管,所述分流导管的多组出风端均贯穿装置壳体(1)的外壁向内延伸,并连通有热风喷管(12),且热风喷管(12)均安装在装置壳体(1)的内腔对应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横向安装有降温冷却箱(7),所述降温冷却箱(7)的两侧开设的出液端与进液端均连通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对应端分别连通有导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两侧中心位置上部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的外端相通连接有储液箱(9),所述出液孔的内端竖向安装有弧形导液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顶部横向加设有换热板(11),且换热板(11)的底部为中间高两侧低弧形设计,所述换热板(11)的两侧进液端与出液端分别与对应的水泵(8)上导管对应端相通连接,且换热板(11)的内腔中心位置及两侧均横向开设有换热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两侧下部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两侧下部均竖向安装有第一输料辊(2),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两侧上部均竖向加设有第二输料辊(3),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均竖向安装有第三输料辊(4),所述第一输料辊(2)、第二输料辊(3)以及第三输料辊(4)的内腔四周环形加设有电加热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顶部前端两侧、中心位置两侧以及中心位置均纵向安装有蓄电箱,且内部均加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出电端安装有导线,且导线的底端均与对应的电加热杆(5)供电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篷布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两侧均纵向安装有支撑块,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前端中心位置纵向加设有l形支撑板,且l形支撑板的顶部纵向安装有热风机(6),且热风机(6)的顶部出风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祥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谷惠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