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上料机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上料机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07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料机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其中上料机构包括:与第一X轴直线模组连接的移位机构,可以沿第一方向运动;移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滚轮、支架、导向轴、弹性件、一组限位块和第一吸嘴组件,第一安装座有安装支架的空间,支架安装于空间内,滚轮设于支架上;限位块分别设于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导向轴固定于限位块,且导向轴穿过支架的一侧;弹性件套设于导向轴,且弹性件的一端抵接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支架;第一吸嘴组件安装于支架底部;变距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和安装于第二安装板的变轨板,第二安装板固定设置在第一X轴直线模组另一侧,变轨板具有和滚轮相对的滑动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变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组装,尤其是指一种上料机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技术介绍

1、电芯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电芯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安全,电芯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一定的热胀冷缩作用,电芯发生一定的鼓胀,电芯间长期接触式摩擦,可能会导致电芯破损造成电池失效乃至失控。

2、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动力电池包的电芯与电芯之间设置泡棉,利用泡棉可以提供隔热、缓冲、阻燃、密封、支撑、减震等功能,以避免电芯之间发生长期接触式摩擦。

3、目前,在电池包组装中,利用自动化机械设备以吸取泡棉从而贴附于电芯的大面即电芯表面积较大的一面,但现有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兼容性不强,泡棉上料后只能定向放料,并且,也会因为产品以及加工件误差导致的胶条高度不统一,出现无法吸附泡棉的现象,时间耗费过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机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上料机构,包括:

4、第一x轴直线模组,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沿第一方向运动;

5、移位机构,与所述第一活动部连接;所述移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滚轮、支架、导向轴、弹性件、一组限位块和第一吸嘴组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具有安装所述支架的空间,所述支架以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空间内,所述滚轮设于所述支架之上;一组所述限位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导向轴的两侧固定于所述限位块,且所述导向轴穿过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限位块,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底部;

6、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的一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底部的第二吸嘴组件;

7、变距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变轨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的另一侧,所述变轨板具有和所述滚轮相对的滑动面,所述滑动面具有倾斜段和直线段,其中,所述滚轮先接触所述倾斜段,后接触所述直线段。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一活动部连接,所述第二滑板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上,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块。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转接件和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吸嘴组件。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包括第一吸嘴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吸嘴架的多个第一吸嘴,所述第一吸嘴架开设与所述第一吸嘴连通的真空气路。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吸嘴按照阵列排布。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包括第二吸嘴架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吸嘴架的多个第二吸嘴,所述第二吸嘴架开设与所述第二吸嘴连通的真空气路。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吸嘴按照阵列排布。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以引导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导向轴的运动。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z轴直线模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具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部。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18、y轴直线模组,具有第三安装部和第三活动部,所述第三活动部沿第二方向运动;

19、第二x轴直线模组,具有第四安装部和第四活动部,所述第三安装部设于所述第四活动部,所述第四活动部沿第一方向运动;

20、如上述所述的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活动部。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料方法,利用如上述所述的上料机构吸取泡棉,包括以下步骤:

22、初始状态时,所述移位机构和所述固定机构均在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和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平铺叠放于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的同一侧;

23、根据泡棉的尺寸,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驱动所述移位机构沿第一方向运动至指定位置;

24、其中,当所述移位机构与所述变距机构接触时,所述滚轮沿所述变轨板的滑动面滚动,所述支架被挤压,同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以改变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在水平面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和所述第二吸嘴组件齐平,通过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和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吸取泡棉。

2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一固定机构和一移位机构,移位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运动,可以调节间距,实现精准定位,增大电芯贴胶范围,提高泡棉的兼容性。

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减少人工成本,可以做到不停机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节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滑板(301)、第二滑板(302)和第一安装板(303),所述第一滑板(301)和所述第二滑板(30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板(301)和所述第一活动部连接,所述第二滑板(302)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03)之上,所述第一安装板(303)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块(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转接件(401)和与所述转接件(40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402),所述第二连接板(402)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吸嘴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包括第一吸嘴架(31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吸嘴架(311)的多个第一吸嘴(312),所述第一吸嘴架(311)开设与所述第一吸嘴(312)连通的真空气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吸嘴(312)按照阵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包括第二吸嘴架(403)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吸嘴架(403)的多个第二吸嘴(404),所述第二吸嘴架(403)开设与所述第二吸嘴(404)连通的真空气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吸嘴(404)按照阵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机构(300)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以引导所述支架(305)相对所述导向轴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309)和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导轨(309)滑动的第一滑块(308),所述第一导轨(309)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Z轴直线模组(100),所述Z轴直线模组(100)具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部。

1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种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料机构吸取泡棉,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滑板(301)、第二滑板(302)和第一安装板(303),所述第一滑板(301)和所述第二滑板(30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板(301)和所述第一活动部连接,所述第二滑板(302)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03)之上,所述第一安装板(303)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块(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转接件(401)和与所述转接件(40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402),所述第二连接板(402)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吸嘴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包括第一吸嘴架(31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吸嘴架(311)的多个第一吸嘴(312),所述第一吸嘴架(311)开设与所述第一吸嘴(312)连通的真空气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吸嘴(312)按照阵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包括第二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